搜索
首页 《百丈先令庆上座礼拜求颂》 个事不传声色句,元来心法独灵明。

个事不传声色句,元来心法独灵明。

意思:一个事情不传声色句,原来心法只有灵明。

出自作者[宋]释印肃的《百丈先令庆上座礼拜求颂》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它以一种简洁而深刻的方式描绘了禅宗的理念。 首先,诗中描述了一位名叫庆上人的禅师,他似乎没有兄弟,这可能暗示他是一个孤独的修行者,全身心投入于禅修。这种描述反映了禅修的孤独性,即禅修者需要独自面对内心的混乱和痛苦,以便更好地理解自我和宇宙的本质。 接下来,诗中提到了“自性如空体”,这是禅修的核心概念之一。自性是指一个人的本质,或者说是无始无终的、永恒的、无限的、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存在。空体则是指空无所有的身体或本质,即空无所有并非不存在,而是指一种超越物质和形式的存在状态。这里暗示了庆上人已经超越了物质和形式的束缚,达到了自性的境界。 “水月之中未解真”中的水月是指自然界的景象,如水中的月亮,它们是虚幻的、无常的、短暂的,但也是美丽的。这里暗示了庆上人虽然已经超越了物质和形式的束缚,但还没有达到真实的、永恒的境界。他还在寻找真理,这表明他还在修行过程中。 最后,“个事不传声色句”中的“个事”是指禅修的真理或本质。声色句是指语言和声音,它们是外在的、表面的、有限的,不能直接触及真理。这里暗示了庆上人已经认识到语言和声音不能直接触及真理,所以他选择了不传声色句,而独自灵明地修行。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孤独的禅师庆上人,他通过禅修达到了自性的境界,但还没有达到真实的真理。他选择了不传声色句,独自灵明地修行,继续追求真理。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方式表达了禅宗的理念,引导读者深入思考自我和宇宙的本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西川庆上人,本来没弟兄。
须知自性如空体,水月之中未解真。
个事不传声色句,元来心法独灵明。

关键词解释

  • 心法

    读音:xīn fǎ

    繁体字:心法

    英语:mental cultivation methods

    意思:
     1.佛教语。指经典以外传受之法。以心相印证,故名。
      ▶唐·李华《润州天乡寺故大德

  • 灵明

    引用解释

    1.指太阳的御者 羲和 。 汉 焦赣 《易林·噬嗑之鼎》:“三足孤乌,灵明为御。”

    2.神灵,神明。 唐 韩愈 《祭湘君夫人文》:“伏以祠宇毁顿,凭附之质,丹青之饰,暗昧不圭,不称灵明。”

    3.明洁无杂念的思想境界。 南朝 梁 江淹 《效阮公诗》之四:“宿昔秉心誓,灵明将见期。” 宋 苏辙 《劝子瞻修无生法

  • 传声

    读音:chuán shēng

    繁体字:傳聲

    意思:(传声,传声)

     1.传播声音。
      ▶北魏·温子昇《捣衣》诗:“香杵纹砧多远近,传声递响何凄凉。”
      ▶南朝·梁·萧绎《咏歌》:“传声入钟磬,余转

  • 个事

    读音:gè shì

    繁体字:個事

    意思:
     这事;此件事。
    ▶宋杨万里《和李天麟》诗之二:“肯来谈个事,分坐白鸥沙。”
    ▶《清平山堂话本•张子房慕道记》:“梦中富贵梦中贫,梦里欢娱梦里嗔;闹热一场无个事,谁人不

  • 不传

    读音:bù chuán

    繁体字:不傳

    英语:no transmission

    意思:(不传,不传)
    I
    不传习。
       ▶《史记•五帝纪论》:“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繫姓》,

  • 声色

    解释

    声色 shēngsè

    (1) [voice and countenance]∶说话时的语气和脸色

    声色俱厉

    (2) [woman and song]∶指歌舞和女色

    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