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七夕同沈璧甫林若抚泛舟芙蓉湖候月》 清商未旬日,芦荻已萧萧。

清商未旬日,芦荻已萧萧。

意思:清商没有十天,芦苇已经萧萧。

出自作者[明]邹迪光的《七夕同沈璧甫林若抚泛舟芙蓉湖候月》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自然景色和情感表达,通过精妙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联“月貌那能似,云容不可描”中,诗人以月亮和云彩为喻,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叹。月亮的皎洁和云彩的变幻,都是自然界中无法模仿和描绘的,诗人以此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 颔联“蛙声乐数部,柳缕浪千条”则是对自然声音和柳条的生动描绘。蛙声如同乐队中的几部乐章,和谐而动听;柳条在风中摇曳,如同波浪般千条齐动,生动而富有动态。 颈联“绿坂疑牛渚,朱栏是鹊桥”则通过联想和比喻,进一步拓展了诗的主题。诗人将绿色的斜坡比作牛渚,将红色的栏杆比作鹊桥,表达了对自然景色和爱情的向往。 尾联“清商未旬日,芦荻已萧萧”则是对季节变迁的描绘,诗人用芦荻的萧萧声来形容清商乐的旋律,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情感的表达,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态度。这首诗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具有深刻的人生启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月貌那能似,云容不可描。
蛙声乐数部,柳缕浪千条。
绿坂疑牛渚,朱栏是鹊桥。
清商未旬日,芦荻已萧萧。
作者介绍
邹迪光(1550——1626)字彦吉,号愚谷。明无锡人。万历二年进士。

关键词解释

  • 清商

    读音:qīng shāng

    繁体字:清商

    意思:
     1.商声,古代五音之一。古谓其调凄清悲凉,故称。
      ▶《韩非子•十过》:“公曰:‘清商固最悲乎?’师旷曰:‘不如清徵。’”晋·葛洪《抱朴子•畅玄》:“夫五声八音,清

  • 芦荻

    读音:lú dí

    繁体字:蘆荻

    意思:(芦荻,芦荻)
    芦与荻。
      ▶唐·杜荀鹤《溪岸秋思》诗:“秋风忽起溪滩白,零落岸边芦荻花。”
      ▶明·梁辰鱼《浣纱记•伐越》:“潜身芦荻,父怨方酬魂未返。”
     

  • 萧萧

    读音:xiāo xiāo

    繁体字:蕭蕭

    短语:簌簌

    英语:rustle

    意思:(萧萧,萧萧)

     1.象声词。常形容马叫声、风雨声、流水声、草木摇落声、乐器声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