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小庭寒夜寄梦得》 火将灯共尽,风与雪相和。

火将灯共尽,风与雪相和。

意思:火星将灯共尽,风和雪相协调。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小庭寒夜寄梦得》

全文赏析

首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夜寂静、冷落、孤寂的景象,表现了诗人的孤独、衰老之情。通过运用丰富生动的意象和恰当的表现手法,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一种凄凉、哀怨的氛围,使读者感同身受。 具体分析如下: 首联“庭小同蜗舍,门闲称雀罗”描绘了庭院小如蜗牛壳,门户闲置,雀罗(捕鸟的网)悬空,形象生动地表现出环境的寂静、冷落。 颔联“火将灯共尽,风与雪相和”进一步渲染了凄凉的氛围,火将熄灭,灯光黯淡,风雪交加,一派冬夜的孤寂景象。 颈联“老睡随年减,衰情向夕多”则表现了诗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减少,衰老之情在夜晚愈发强烈。 尾联“不知同病者,争奈夜长何”以疑问作结,表达了诗人对于同病相怜者的关切,无奈夜长人寂,孤独难耐。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冬夜景象,表现了诗人的孤独、衰老之情,意境凄凉,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庭小同蜗舍,门闲称雀罗。
火将灯共尽,风与雪相和。
老睡随年减,衰情向夕多。
不知同病者,争奈夜长何。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相和

    读音:xiāng hè

    繁体字:相和

    英语:congruence

    意思:I
    相互谐调。
       ▶马王堆·汉墓帛书甲本《老子•道经》:“意(音)、声之相和也。”
       ▶《老残游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