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知夜半力,端在寸毫中。
意思:才知道半夜力量,端在一点上。
出自作者[宋]邓肃的《观子陵画像》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陶朱防狡兔,渭滨兆非熊”的传说,以及作者对自然风景的描绘和感悟。
首联“陶朱防狡兔,渭滨兆非熊”,引用了一个古代的传说,即范蠡帮助越王勾践成功后,离开越国,在陶朱公的时候,他预见到未来会有一个像文王那样的人出现。在渭水边,他看到了非熊的迹象,这预示着将有伟大的事业等待着他。这个传说象征着预见未来和等待机会的重要性。
颔联“先生但钓月,君王友不从”,描绘了范蠡的形象,他只是静静地钓着月亮,而并不追求世俗的名利。这表达了作者对淡泊名利的向往和对权力的超脱。
颈联“我昔访其迹,溪光磨青铜”,描述了作者曾经去访问过这个地方,溪水反射着月光,如同磨青铜一样美丽。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风景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尾联“乃知夜半力,端在寸毫中”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力量的认识和理解。他认为,夜半的力量,其实都蕴藏在那一寸长的鱼竿之中。这暗示了作者对内在力量和智慧的重视。
全诗充满了对历史和自然的思考,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探索。它表达了作者对淡泊名利、内在智慧和自然力量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机会的期待和把握。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深沉,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