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合江亭》 虽因刺史能寻胜,不遇昌黎岂得名。

虽因刺史能寻胜,不遇昌黎岂得名。

意思:虽然因为刺史能寻胜,不遇到昌黎怎能叫。

出自作者[宋]赵汝鐩的《题合江亭》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石鼓山头小亭的赞美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的欣赏。 首句“石鼓山头一小亭,乾坤万里眼双明”,诗人以石鼓山头的小亭为焦点,描绘了一个广阔的视野,从“乾坤”一词可以看出,小亭提供了一个能将整个世界尽收眼底的视野。 “虽因刺史能寻胜,不遇昌黎岂得名”,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小亭和其所在地的赞赏,如果没有刺史的寻胜,小亭可能就不会存在,也不会有诗名。这里也暗含了对韩愈的赞美,因为韩愈曾游过石鼓山,并写下了著名的《石鼓歌》。 “衡岳云开秋洗碧,蒸江湘合水争清”,这两句描绘了小亭所在地的美丽景色,秋天的云雾洗涤着山头,蒸江和湘江的水都显得格外清澈。 “书岩莫辨当时字,空积尘泥野草生”,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小亭的岩壁上可能曾经有文字,但现在却无法辨认了,只有野草在空地上生长,空留一片历史的痕迹。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赞美自然美景和人文景观的诗,通过对小亭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历史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韩愈等历史人物的赞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石鼓山头一小亭,乾坤万里眼双明。
虽因刺史能寻胜,不遇昌黎岂得名。
衡岳云开秋洗碧,蒸江湘合水争清。
书岩莫辨当时字,空积尘泥野草生。

关键词解释

  • 昌黎

    读音:chāng lí

    繁体字:昌黎

    英语:Changli

    意思:
     1.唐·韩愈世居颍川,常据先世郡望自称昌黎(今河北省·昌黎县)人;宋·熙宁七年诏封昌黎伯,后世因尊称他为昌黎先生。
     

  • 寻胜

    读音:xún shèng

    繁体字:尋勝

    意思:(寻胜,寻胜)
    游赏名胜。
      ▶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张逢》:“策杖寻胜,不觉极远。”
      ▶清·陈维崧《月华清•为蒋元肤催妆》词:“怪何处北阮疏狂,约来朝西山寻

  • 刺史

    读音:cì shǐ

    繁体字:刺史

    英语:feudal provincial; prefectural governor

    意思:古代官名。原为朝廷所派督察地方之官,后沿为地方官职名称。
      ▶汉武帝

  • 得名

    读音:dé míng

    繁体字:得名

    英语:gain the name

    意思:获得美名;有名气,闻名。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窃名者,厚貌深姦,干浮华之虚称,非所以得名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