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道士》 懒说岁年齐绛老,甘为乡曲号涪翁。

懒说岁年齐绛老,甘为乡曲号涪翁。

意思:懒说年齐红老,甘为乡里称涪翁。

出自作者[唐]李端的《赠道士》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诗人通过描绘高士的形神风貌,表达了对隐逸之士的敬仰之情。 首联“姓氏不书高士传,形神自得逸人风。”诗人通过不书高士的姓氏,直接描绘其形神,表达了对高士的敬仰之情。这一联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高士的形象,使人仿佛看到一位超然物外的隐逸之士,悠然自得地在山林之间游走。 颔联“已传花洞将秦接,更指茅山与蜀通。”诗人通过描绘高士与秦蜀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展现了高士的超凡脱俗。这一联以生动的语言,勾勒出高士在花洞、茅山、蜀地之间游历的场景,使人感受到高士的豪情壮志和豁达胸襟。 颈联“懒说岁年齐绛老,甘为乡曲号涪翁。”诗人通过描绘高士的懒散和甘于乡曲的生活,表达了对高士淡泊名利的敬仰之情。这一联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高士的生活状态,使人感受到高士的恬淡和自在。 尾联“终朝卖卜无人识,敝服徒行入市中。”诗人通过描绘高士在市中卖卜的场景,进一步展现了高士的隐逸之风。这一联以生动的语言,勾勒出高士在市中无人识别的场景,使人感受到高士的孤独和超然物外的境界。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高士的形象和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隐逸之士的敬仰之情。诗人通过对高士的描绘,也传达了对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价值观的认同。这首诗不仅具有艺术价值,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姓氏不书高士传,形神自得逸人风。
已传花洞将秦接,更指茅山与蜀通。
懒说岁年齐绛老,甘为乡曲号涪翁。
终朝卖卜无人识,敝服徒行入市中。
作者介绍
李端(737—784),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唐代诗人。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关键词解释

  • 乡曲

    读音:xiāng qū

    繁体字:鄉曲

    英语:remote countryside

    意思:(乡曲,乡曲)

     1.古代居民组织的基层单位。
      ▶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官一》:

  • 岁年

    读音:suì nián

    繁体字:歲年

    意思:(岁年,岁年)

     1.年月;时光。
      ▶唐·刘知几《史通•自叙》:“旅游京·洛,颇积岁年。”
      ▶宋·范仲淹《奏陕西河北攻守等策•和策》:“臣观西戎蓄祸

  • 涪翁

    读音:fú wēng

    繁体字:涪翁

    意思:
     1.东汉人,精于医,姓名不传。
      ▶《后汉书•方术传下•郭玉》:“有老父,不知何出,常渔钓于涪水,因号涪翁。乞食人间,见有疾者,时下针石,辄应时而效,乃着《针经》、《针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