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晚起》 明朝更濯尘缨去,闻道松江水最清。

明朝更濯尘缨去,闻道松江水最清。

意思:明天再灌尘缨去,闻道松江水最清。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晚起》

全文赏析

这首诗《卧听冬冬衙鼓声,起迟睡足长心情》是一首描绘日常生活的诗,它通过描述诗人早晨起床、洗漱、出门活动的情景,展现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 首句“卧听冬冬衙鼓声,起迟睡足长心情”中,诗人以简洁的笔墨描绘了早晨起床的情景。他静静地卧听外面的鼓声,那是官府的报时声,预示着新的一天已经开始。诗人起床稍晚,但睡足了精神,给人一种从容不迫的感觉。 “华簪脱后头虽白,堆案抛来眼校明”这两句诗中,诗人通过“华簪”和“堆案”这两个意象,表达出他脱去官职后的轻松和愉悦。虽然头白如华,堆积的案卷让他眼花缭乱,但这种感觉比以前做官时更加明亮。 “闲上篮舆乘兴出,醉回花舫信风行”描绘了诗人乘兴出门,乘着车马游玩的场景。这里的“乘兴”二字,表达出一种随性而为的态度。而“醉回”则描绘了诗人饮酒后自由自在的状态。 最后两句“明朝更濯尘缨去,闻道松江水最清。”诗人描绘了明天要去洗濯满身的尘埃,去感受松江水的清澈。这里的“松江水最清”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也暗含着诗人向往自由、清净的生活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早晨起床、出门游玩的情景,展现出一种自在、闲适的生活态度。诗人虽然已经脱去官职,但他的精神状态比以前更加明亮,更加向往自由、清净的生活。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卧听冬冬衙鼓声,起迟睡足长心情。
华簪脱后头虽白,堆案抛来眼校明。
闲上篮舆乘兴出,醉回花舫信风行。
明朝更濯尘缨去,闻道松江水最清。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松江

    读音:sōng jiāng

    繁体字:鬆江

    意思:吴淞江的古称。
      ▶唐·陆广微《吴地记》:“松江,一名松陵,又名笠泽。”
      ▶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松江》:“唐人诗文称松江者,即今吴江县地,非今松江府也。

  • 明朝

    读音:míng cháo

    繁体字:明朝

    英语:Ming

    意思:I

     1.清晨。
       ▶晋·左思《娇女》诗:“明朝弄梳臺,黛眉类扫迹。”
      
     2.明天。今天的

  • 尘缨

    读音:chén yīng

    繁体字:塵纓

    意思:(尘缨,尘缨)
    比喻尘俗之事。
      ▶《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昔闻投簪逸海岸,今见解兰缚尘缨。”
      ▶李周翰注:“尘缨,世事也。”
      ▶唐·白居

  • 江水

    读音:jiāng shuǐ

    繁体字:江水

    英语:river

    意思:即长江。
      ▶《淮南子•墬形训》:“何谓六水?曰河水、赤水、辽水、黑水、江水、淮水。”
      ▶高诱注:“江水出岷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