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酬王尊师仙游(三首)》 月临珠斗迥,云度绛河流。

月临珠斗迥,云度绛河流。

意思:月临珠斗迥,云度绛河漂流。

出自作者[明]王英的《酬王尊师仙游(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翠水三山路,微茫见十洲》是一首描绘山水美景和神仙传说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向往。 首句“翠水三山路,微茫见十洲”,描绘了翠绿的山水间蜿蜒曲折的路径,在朦胧中隐约可见到十几个小岛(洲)的景象。这里用“翠水”形容山水之色,用“三山”代指众多的小岛,用“路”形象地表达了路径的特点,同时“微茫”一词增添了诗的朦胧美,使画面更加生动。 “月临珠斗迥,云度绛河流”两句,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进一步描绘了山水之美。月光如明珠般高悬,云彩如绛河般流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露气生鳌背,箫声出凤楼”两句,诗人描绘了小岛上仙境般的景象,露气在鳌背上升起,仙女的箫声从凤楼中传出,进一步展现了诗中的仙境。 最后“惭无学仙分,得伴赤松游”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神仙传说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和遗憾。诗人感到自己没有学仙的缘分,只能陪伴着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游玩,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水美景和神仙传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向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使画面更加生动,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翠水三山路,微茫见十洲。
月临珠斗迥,云度绛河流。
露气生鳌背,箫声出凤楼。
惭无学仙分,得伴赤松游。
¤

关键词解释

  • 珠斗

    引用解释

    1.指北斗七星。因斗星相贯如珠,故名。 唐 王维 《同崔员外秋宵寓直》诗:“月迥藏珠斗,云消出絳河。” 赵殿成 笺注:“﹝珠斗﹞谓斗星相贯如珠。” 明 高明 《琵琶记·丹陛陈情》:“但见银河清浅,珠斗斑斕。” 清 黄景仁 《醉春风·幽约》词:“嬾步挑釭烬,珠斗斜还整。”

    2.华美的酒器。 明 屠隆 《綵毫记·长安豪饮》:

  • 绛河

    读音:jiàng hé

    繁体字:絳河

    意思:(绛河,绛河)

     1.即银河。又称天河、天汉。古代观天象者以北极为基准,天河在北极之南,南方属火,尚赤,因借南方之色称之。
      ▶《汉武帝内传》:“上元夫人遣侍女答

  • 河流

    读音:hé liú

    繁体字:河流

    英语:river

    意思:
     1.指黄河水流。
      ▶南朝·宋·傅亮《为宋公至洛阳谒五陵表》:“河流遄疾,道阻且长。”
      ▶《清史稿•河渠志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