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漫兴》 端是味无味,以待知者知。

端是味无味,以待知者知。

意思:端是味无味,以等待知道的人知道。

出自作者[宋]仇远的《漫兴》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驴鸣为引子,借以表达了诗人对晋人高逸之风的向往,对现实世界的失望,以及对人生知音的渴望。 首段以驴鸣的好坏引出晋人的高逸之风,诗人对晋人的爱好表现出对现实的不满。诗人质疑那些古时的狂放之士,他们之所以矫世可能只是因为尚奇。诗人向往他们那种在蜡屐、柳下锻、结髦剑首的生活,认为他们才是真正品味人生的人。 然而,诗人满腔浩然之气却无处施展,抑郁之情无法抒发。他只能引颈长鸣,表达内心的悲愤和无奈。 诗人最后以一种疑问的形式表达了对人生知音的渴望。他询问那些驷马和骢马,这些立仗夫何为?他们是否也感到迷茫,是否也在寻找知音? 整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高逸之风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诗人通过驴鸣这一象征性的意象,巧妙地传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使得诗歌具有了深刻的意义和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驴鸣有何好,晋人多爱之。
胡不大堤上,隔花听马嘶。
胡不茅屋下,带月听荒鸡。
我疑古之狂,矫世本尚奇。
蜡屐柳下锻,结髦剑首吹。
端是味无味,以待知者知。
满腔浩然气,抑郁无所施。
引颈一长鸣,万里风云悲。
敢问驷与骢,立仗夫何为。

关键词解释

  • 知者

    读音:zhī zhě

    繁体字:知者

    意思:I
    能瞭解的人;有见识的人。
       ▶唐·元稹《琵琶歌》:“曲名《无限》知者鲜,《霓裳羽衣》偏宛转。”
       ▶宋·苏轼《以双刀遣子由次其韵》:“作诗铭其背,以待知者看

  • 无味

    读音:wú wèi

    繁体字:無味

    短语:干巴巴 单调 干燥 瘟 平淡 味同嚼蜡

    英语:insipidity

    意思:(无味,无味)

     1.谓平淡无奇,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