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偈颂二十二首》 一遇中秋节,竞赏中秋月。

一遇中秋节,竞赏中秋月。

意思:一旦遇上中秋节,竞赏中秋月。

出自作者[宋]释妙伦的《偈颂二十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中秋节的习俗为主题,描绘了赏月、玩月的过程,以及对于月亮的赞美之情。 首先,“一遇中秋节,竞赏中秋月”,开篇就点出了中秋节的特色,那就是赏月。人们在这个特殊的夜晚,竞相欣赏中秋的明月。 “指底指,玩底玩,说底说”,这里运用了双关的手法,“底”在这里是语助词,无实际意义,但同时又可理解为“到底”,暗含了对月亮变化不休的思考。这句诗描绘了人们手指月亮,讨论月亮的情景,充满了节日的欢乐气氛。 “到了何曾离圆缺”一句,进一步强调了月亮的特性,无论何时何地,月亮总是圆的,表现出月亮的无常与变化。 “惟爱老长沙,一踏踏倒小释迦”,这里将长沙与释迦对比,表达了对长沙的喜爱。长沙被比作老长沙,富有经验与智慧;而小释迦则被比作中秋的明月,纯洁、灿烂。 “光灿烂,绝周遮”是对月亮的直接赞美,月光灿烂,无遮无挡,表现出月亮的纯洁和力量。 最后,“不知端的落谁家”一句,表达了对于月亮归属的疑问,引发了读者对于月亮的思考和探索。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中秋节的习俗为背景,通过描绘赏月、玩月的过程,以及对于月亮的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对于长沙的喜爱之情,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语言生动有趣,富有诗意,是一首富有情感和美感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遇中秋节,竞赏中秋月。
指底指,玩底玩,说底说,到了何曾离圆缺。
惟爱老长沙,一踏踏倒小释迦。
光灿烂,绝周遮,不知端的落谁家。

关键词解释

  • 中秋

    读音:zhōng qiū

    繁体字:中秋

    英语:(N) Mid-Autumn Festival

    意思:I
    指农历八月十五日。亦称“中秋节”。
       ▶唐·白居易《效陶潜体》诗之七:“中秋三五

  • 中秋节

    解释

    中秋节 Zhōngqiūjié

    [the Mid-autumn Festival (15th day of the 8th lunar month)] 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农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有赏月、吃月饼的风俗

    引用解释

  • 秋月

    读音:qiū yuè

    繁体字:秋月

    意思:
     1.秋夜的月亮。
      ▶晋·陶潜《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诗:“叩枻新秋月,临流别友生。”
      ▶唐·杜甫《十七夜对月》诗:“秋月仍圆夜,江村独老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