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到钱塘却寄姑苏太守》 更借洞庭湖上月,数宵本送到钱塘。

更借洞庭湖上月,数宵本送到钱塘。

意思:再借助洞庭湖上个月,几夜本送到钱塘。

出自作者[宋]潘阆的《到钱塘却寄姑苏太守》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一位苏州太守的敬仰和赞扬。 首句“姑苏太守义何长”,直接点明地点和人物,苏州的太守,他的义行是多么的长久。姑苏,即苏州的古称。太守,是古代州郡的最高行政长官。这里的“义何长”表达了对这位太守高尚道德的赞扬,他的一举一动都充满了正义和仁爱。 “东泛仙舟已不忘”一句,描绘了这位太守离开苏州后,乘着仙舟东去的场景。他离开苏州,但他的心并未忘记苏州的人民,他的行为也表明了他的高尚品质。 “更借洞庭湖上月,数宵本送到钱塘”,这两句诗描绘了这位太守在钱塘(今杭州)时,仍然思念苏州,希望在数个夜晚能再次看到洞庭湖上的月亮,仿佛是它送他来到钱塘。这里表达了他对苏州深深的思念和感激之情。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一位高尚的太守的敬仰和赞扬。它通过描绘这位太守的行为和情感,展现了人性的光辉和道德的力量。同时,它也提醒我们,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我们的根永远在故乡,我们的情感永远牵挂着那些我们深爱的人和地方。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一位高尚的太守的敬仰和赞扬,同时也提醒我们要珍惜我们的根和情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姑苏太守义何长,东泛仙舟已不忘。
更借洞庭湖上月,数宵本送到钱塘。
作者介绍
潘阆(làng)(?~1009)宋初著名隐士、文人。字梦空,一说字逍遥,号逍遥子,大名(今属河北)人,一说扬州(今属江苏)人。性格疏狂,曾两次坐事亡命。真宗时释其罪,任滁州参军。有诗名,风格类孟郊、贾岛,亦工词,今仅存《酒泉子》十首。

关键词解释

  • 洞庭湖

    解释

    洞庭湖 Dòngtíng Hú

    [The Dongting Lake] 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在湖南北部,长江南岸,湖水面积2820平方公里,南面湘江、资水、沅江、澧水注入,北在城陵矶汇入长江,洞庭湖周围为鱼米之乡,现为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

  • 洞庭

    读音:dòng tíng

    繁体字:洞庭

    英语:Dongting Lake

    意思:
     1.广阔的庭院。
      ▶《庄子•天运》:“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
      ▶成玄英疏:“洞庭

  • 钱塘

    读音:qián táng

    繁体字:錢塘

    意思:(钱塘,钱塘)

     1.见“钱塘江”。
     
     2.亦作“钱唐”。古县名。地在今浙江省。古诗文中常指今杭州市。
      ▶《史记•秦始皇本纪》:“过丹阳,

  • 月数

    读音:yuè shù

    繁体字:月數

    意思:(月数,月数)

     1.谓计时的月的数目,亦指某月在一年中的序次。
      ▶宋程大昌《考古编•正朔一》:“由是推之,谓变岁初而不移月数者,非也。”
      ▶明·张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