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江子我》 只应常折柳,何必更班荆。

只应常折柳,何必更班荆。

意思:只应常折柳,何必再班荆。

出自作者[宋]晃冲之的《寄江子我》

全文赏析

这首诗《契阔三秋日,情亲四海兄》是一首表达深厚友情和人生感慨的诗。诗中描绘了作者与四海之内的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表达了对这种情谊的珍视和感激。 首联“契阔三秋日,情亲四海兄”,通过“契阔”和“情亲”两个词,表达了作者与兄弟之间的深厚情谊,经过长时间的相处,彼此之间的感情已经非常亲近。同时,“四海兄”也暗示了作者与众多兄弟之间的友情,体现了作者广结四海朋友的胸怀。 颔联“只应常折柳,何必更班荆”,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兄弟们的思念之情,希望他们能够像折柳一样常相聚,不必再像过去那样在荆条旁相聚。这里用“折柳”这个传统意象,表达了对兄弟们的深深思念和不舍之情。 颈联“老把诗为活,遥将月伴行”,描绘了作者在日常生活中与诗歌为伴,以诗为生,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兄弟们的关心和思念。在月色下,作者遥望远方,与兄弟们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 尾联“功名君莫嬾,吾病负平生”,最后两句告诫兄弟们不要懒惰于功名利禄,要积极进取,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同时,作者也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无奈和遗憾,希望兄弟们能够不负此生。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兄弟们的深厚感情和对人生的感慨。通过诗歌的形式,作者将内心的情感表达出来,同时也传递了对兄弟们的关心和祝福。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契阔三秋日,情亲四海兄。
只应常折柳,何必更班荆。
老把诗为活,遥将月伴行。
功名君莫嬾,吾病负平生。

关键词解释

  • 何必

    读音:hé bì

    繁体字:何必

    短语:何苦

    英语:there is no need

    意思:
     1.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年钧择贤

  • 班荆

    读音:bān jīng

    繁体字:班荊

    意思:(班荆,班荆)
    谓朋友相遇,共坐谈心。
      ▶晋·陶潜《饮酒》诗之十五:“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唐·高正臣《晦日重宴》诗:“班荆陪旧识,倾盖得新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