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采荔子十绝》 暮龄知艾附,不及荔枝功。

暮龄知艾附,不及荔枝功。

意思:晚年知道艾附,不到荔枝功。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采荔子十绝》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汤使的烦扰和火攻的耗费,以及对于荔枝功效的赞赏。 首句“日日烦汤使,年年费火攻”中,“汤使”指的是热水,形象地描绘了加热食物的过程,而“年年费火攻”则暗示了这种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日常生活的琐碎和繁重的无奈,同时也透露出对节约时间和资源的渴望。 “暮龄知艾附,不及荔枝功”这两句诗则表达了作者对于晚年养生之道的认识和对于荔枝功效的赞赏。其中,“知艾附”指的是知道艾灸的养生之道,而“不及荔枝功”则表达了对荔枝功效的赞赏。这句诗暗示了作者对于年轻时的忙碌和无暇顾及养生之道感到遗憾,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荔枝这种简单易行且具有养生功效的物品的赞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日常生活的琐碎和荔枝的功效,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的无奈和对于养生之道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于节约时间和资源的渴望,以及对简单易行且具有养生功效的物品的赞赏。这首诗的语言朴素自然,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日日烦汤使,年年费火攻。
暮龄知艾附,不及荔枝功。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荔枝

    读音:lì zhī

    繁体字:荔枝

    英语:(n) litchi fruit

    意思:
     1.果树名。亦指这种植物的果实。
      ▶《东观汉记•匈奴南单于》:“南单于来朝,赐御食及橙橘龙眼荔枝。”

  • 不及

    读音:bù jí

    繁体字:不及

    短语:不迭 来不及 措手不及

    英语:not as good as

    意思:
     1.赶不上;来不及。
      ▶《易•小过》:“过其祖

  • 暮龄

    读音:mù líng

    繁体字:暮齡

    意思:(暮龄,暮龄)
    晚年。
      ▶《南齐书•刘善明传》:“藿羹布被,犹笃鄙好;恶色憎声,暮龄尤甚。”

    解释:1.晩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