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读永叔集古录目》 下及隋唐莫可数,奇言伟迹恐所遗。

下及隋唐莫可数,奇言伟迹恐所遗。

意思:下到隋、唐不可数,奇说伟迹怕遗漏。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读永叔集古录目》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对古代文字和文物的赞美和感慨。诗中提到了古代的周宣石鼓文、秦政峄山字、西汉的半画等珍贵文物,以及隋唐以来的碑刻,表达了对这些文物价值的赞赏和对它们消失的惋惜。 首联表达了对古代文字和文物的赞美,认为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艺术的瑰宝。颔联和颈联则是对古代文物现状的感慨,表达了对它们消失的惋惜之情。诗中提到了一些古代文物的缺失或损坏,如周宣石鼓文、秦政峄山字等,这些都让诗人感到痛心。 在尾联中,诗人表达了对这些文物消失的无奈和惋惜,同时也表达了对后人能够继续欣赏这些文物的期待。他认为这些文物对于古今都有益处,即使它们已经消失,也应该被视为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不会被遗忘。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对古代文字和文物的热爱和敬意,同时也表达了对它们的消失和遗失的惋惜之情。这首诗也提醒我们,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让它们能够被后人继续欣赏和传承。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古史书不足,磨璞镌美辞。
周宣石鼓文已缺,秦政峄山字苦隳。
西汉都无半画在,黄初而上犹得窥。
下及隋唐莫可数,奇言伟迹恐所遗。
信都力黏大小轴,集十为秩仍第之。
随目证讹甲癸推,青编是非皆究知。
有益於古今不疑,碑虽灭绝事弗移。
後人览录尚若披,信都用意无穷期。
天灰地烬乃终毕,信都信都名愈出。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数奇

    读音:shù jī

    繁体字:數奇

    意思:(数奇,数奇)
    指命运不好,遇事多不利。
      ▶《汉书•李广传》:“大将军阴受上指,以为李广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
      ▶颜师古注:“言广命只不耦合也。”

  • 所遗

    读音:suǒ yí

    繁体字:所遺

    意思:(所遗,所遗)

     1.遗漏。
      ▶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
     
     2.遗弃。
      ▶晋·陆机《演连珠》之四:“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