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晓归云庵留题》 细草迷岩路,平田带寺门。

细草迷岩路,平田带寺门。

意思:细草迷岩路,平田带寺门。

出自作者[明]朱长春的《春晓归云庵留题》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山水田园风光画。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山野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清幽环境的向往和喜爱。 首句“细草迷岩路”,描绘了山路两旁长满了细草,使得道路变得模糊不清。这里的“迷”字,既表现了草的繁茂,也暗示了诗人对美景的陶醉。接下来的“平田带寺门”,则勾勒出了一幅宽阔的田野与寺庙相映成趣的画面。 第二句“春风游客少”,表达了春天山野游客稀少的情景。这里的“春风”二字,既点明了时节,也暗示了春天的生机盎然。而“游客少”则进一步强调了山野的宁静。紧接着的“宿鸟见人喧”,则描绘了鸟儿在见到人类时发出的喧闹声,形成了与前文“游客少”的对比,突显了山野的幽静。 第三句“山翠当虚坐”,意味着山色青翠,如同空无一人般宁静。这里的“虚坐”二字,形象地表现了山野的空旷。接下来的“花红落小轩”,则描绘了花儿盛开的景象,以及花瓣飘落在小轩上的美丽画面。 最后一句“清幽惬所好,况对道林言”,表达了诗人对清幽环境的热爱,以及对道家思想的喜爱。这里的“清幽”二字,与前文的“山翠”、“花红”等词相互呼应,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美好的氛围。而“道林言”则暗示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倾慕。 整首诗以清新、优美的笔触,描绘了春天山野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清幽环境的向往和喜爱。这种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正是古人诗词中常见的主题之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细草迷岩路,平田带寺门。
春风游客少,宿鸟见人喧。
山翠当虚坐,花红落小轩。
清幽惬所好,况对道林言。

关键词解释

  • 草迷

    读音:cǎo mí

    繁体字:草迷

    意思:指婴儿出生时无啼哭声。
      ▶《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不啼》:“小儿生下不能啼,俗语名之为草迷。”注:“儿生落地,啼声即发,形生命立矣。有不啼者,俗云草迷。多因临产时生育艰难,以致

  • 细草

    读音:xì cǎo

    繁体字:細草

    意思:(细草,细草)

     1.小草。
      ▶《后汉书•崔寔传》:“五原土宜麻枲,而俗不知织绩,民冬月无衣,积细草而卧其中,见吏则衣草而出。”
      ▶南朝·梁·丘迟《侍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