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清明登白紵山》 偷得铃斋半日閒,喜逢佳节漫追攀。

偷得铃斋半日閒,喜逢佳节漫追攀。

意思:苟得铃斋半日闲,喜逢佳节快乐攀登。

出自作者[宋]吴芾的《清明登白紵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对白紵山的景色描写和对闲适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偷得半日閒的喜悦,以及在山中游览的乐趣。 首句“偷得铃斋半日閒,喜逢佳节漫追攀”中,“偷得”表示的是一种难得的享受,暗示了诗人平日繁忙的生活和难得的闲适时刻;“铃斋”则是指宁静的读书场所,这里用作代指山中的居所,增加了诗歌的雅致;“半日閒”则表达了诗人享受的悠闲时光。而“喜逢佳节漫追攀”则表达了诗人在佳节时,更加感到欢乐和自由,愿意去追寻和探索。 “扶衰强策青藜杖,寻胜聊登白紵山”一句中,“扶衰”表示了诗人的身体并不算好,而他选择用“青藜杖”来支撑自己,表明他对山中的美景有着深深的向往;“寻胜聊登白紵山”则表明他登山的目的是为了寻找美景,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 “远岫千重云出没,清溪一带水回环”是诗歌的精彩部分,这里通过对远山云雾、清溪流水的描写,展现出了山中的静谧和美丽。同时,“云出没”、“水回环”等词句也增加了诗歌的动态美感。 最后,“我来恨未穷游览,回首孤城落照间”一句中,“我来恨未穷游览”表达了诗人对未能充分游览山中的遗憾,而“回首孤城落照间”则表达了他对山中美景的留恋和不舍。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出了山中美景和诗人的闲适生活,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偷得铃斋半日閒,喜逢佳节漫追攀。
扶衰强策青藜杖,寻胜聊登白紵山。
远岫千重云出没,清溪一带水回环。
我来恨未穷游览,回首孤城落照间。

关键词解释

  • 铃斋

    读音:líng zhāi

    繁体字:鈴齋

    意思:(铃斋,铃斋)
    古代州郡长官办事的地方。
      ▶唐·韩翃《赠郓州马使君》诗:“他日铃斋内,知君亦赋诗。”
      ▶宋·范仲淹《依韵答贾黯监丞贺雪》:“铃斋贺客有喜色,

  • 半日

    读音:bàn rì

    繁体字:半日

    英语:half a day

    意思:
     1.白天的一半。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曰:‘其死何如时?’曰:‘鸡鸣至今。’曰:‘收乎?’曰:‘未也

  • 追攀

    读音:zhuī pān

    繁体字:追攀

    意思:
     1.追随牵挽。形容惜别。
      ▶汉·王粲《七哀诗》之一:“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唐·杜甫《遣兴》诗之三:“昔在洛阳时,亲友相追攀。”
      ▶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