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闻蝉》 时人皆共听,谁谓少知音。

时人皆共听,谁谓少知音。

意思:当时的人都听,谁说少知音。

出自作者[明]空室禅师的《闻蝉》

全文创作背景

《闻蝉》是明朝空室禅师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诗的前两句“柳上曾鸣鹂,槐间已啸狸”描述了季节的变化,借助柳色和槐影来暗示。后两句“莫嫌惊睡侣,不碍入禅篱”则以蝉鸣为切入点,表达了禅师对禅修生活的理解和态度。整首诗借助蝉鸣的意象,表现了禅师对生活的豁达和超脱。 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抱歉暂时无法提供,您可以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得更多信息。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侵晓堆桅坐,蝉声出树林。
分明宣祖意,何处有凡心。
历历消清梦,悠悠助独吟。
时人皆共听,谁谓少知音。

关键词解释

  • 时人

    引用解释

    当时的人;同时代的人。《汉书·艺文志》:“《论语》者, 孔子 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於夫子之语也。” 五代 颜红郁 《农家》诗:“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穀自生。” 孙犁 《秀露集·欧阳修的散文》:“这篇被时人称为‘天下文章,莫大于此’的作品,共七百五十个字。”

    读音:shí rén

  • 知音

    读音:zhī yīn

    繁体字:知音

    短语:至交 忘年交 挚友 好友 契友 密友 莫逆之交

    英语:bosom friend

    意思:
     1.通晓音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