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月下笛·千里行秋》 可怜西塞渔叟。

可怜西塞渔叟。

意思:可怜西塞渔人。

出自作者[宋]张炎的《月下笛·千里行秋》

全文赏析

这首诗《千里行秋》是一首表达离别与思念的诗,它通过描绘行旅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首先,诗的开头“千里行秋,支筇背锦,顿怀清友”描绘了行旅中的情景,作者背着行囊,拄着竹杖,走在秋天的千里之路上,不禁想起了远方的朋友。这里的“支筇背锦”形象地描绘了行旅者的形象,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旅途的疲惫和孤独感。 “山人不解思猿鹤,笑问我、韦娘在否”一句,作者用猿鹤来象征朋友,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这句话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心和询问,询问友人是否也在想念自己。 “记长堤画舫,花柔春闹,几番携手”是回忆与友人一起在长堤上画舫中游玩的情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过去的怀念。 接下来,“别后都依旧。但靖节门前,近来无柳”描述了离别后的情景,虽然一切都和从前一样,但是门前没有了过去的柳树,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 最后,“倦游处,减羁愁,犹未消磨是酒”表达了作者对旅途的疲惫和孤独感的无奈,只能通过饮酒来消磨时间。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行旅中的所见所感进行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整首诗的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千里行秋,支筇背锦,顿怀清友。
殊乡聚首。
爱吟犹自诗瘦。
山人不解思猿鹤,笑问我、韦娘在否。
记长堤画舫,花柔春闹,几番携手。
别后都依旧。
但靖节门前,近来无柳。
盟鸥尚有。
可怜西塞渔叟。
断肠不恨江南老,恨落叶、飘零最久。
倦游处,减羁愁,犹未消磨是酒。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张炎(1248-约1320),南宋最后一位著名词人,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临安(今浙江杭州)人,祖籍秦州成纪(今甘肃天水)。贵族后裔(循王张俊六世孙)。祖父张濡,父张枢,皆能词善音律。前半生富贵无忧。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南宋亡,张炎祖父张濡被元人磔杀,家财被抄没。此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曾北游燕赵谋官,失意南归,长期寓居临安,落魄而终。

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

关键词解释

  • 西塞

    读音:xī sāi

    繁体字:西塞

    意思:山名。在浙江省·湖州市西南。
      ▶唐·张志和《渔歌子》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解释:1.山名。在浙江省湖州市西南。

  • 可怜

    读音:kě lián

    繁体字:可憐

    短语:怜 惜 体恤 怜惜 悯 不忍 同病相怜

    英语:pitiful

    意思:(可怜,可怜)

     1.值得怜悯。

  • 渔叟

    读音:yú sǒu

    繁体字:漁叟

    意思:(渔叟,渔叟)
    渔翁。
      ▶唐·戴叔伦《同兖州张秀才过王侍御参谋宅赋十韵》:“岂学屈大夫,忧惭对渔叟。”
      ▶唐·方干《题玉笥山强处士》诗:“世人唿尔为渔叟,尔学钓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