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其三》 宴游成野客,形胜得山家。

宴游成野客,形胜得山家。

意思:宴游成野客,优越的地理位置得山家。

出自作者[唐]杜审言的《和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其三》

全文赏析

这首诗《携琴绕碧沙,摇笔弄青霞》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描绘诗人携琴游玩、挥毫作诗的场景,展现出诗人闲适、优雅的生活态度。 首句“携琴绕碧沙,摇笔弄青霞”中,“绕”和“弄”两个动词生动地描绘出诗人携琴游山玩水的场景,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自由、闲适的生活态度。而“携琴”和“摇笔”则暗示了诗人是一位文人雅士,擅长琴棋书画,具有高雅的情趣。 “杜若幽庭草,芙蓉曲沼花”描绘了诗人在山间游玩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杜若和芙蓉是两种具有象征意义的植物,代表着清雅和高洁。庭草和曲沼花朵的描绘,既表现了自然之美的丰富多样,也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 “宴游成野客,形胜得山家”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山间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他以“野客”自喻,表达了对自由、无拘无束的山间生活的喜爱。而“形胜”则是对山间美景的赞美,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陶醉。 最后两句“往往留仙步,登攀日易斜”进一步表现了诗人的闲适和自由。他常常留连于美景之中,不愿离去,直到太阳西斜,才依依不舍地离开。这表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痴迷和热爱,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携琴游玩、挥毫作诗的场景,展现出诗人闲适、优雅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生活的热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携琴绕碧沙,摇笔弄青霞。
杜若幽庭草,芙蓉曲沼花。
宴游成野客,形胜得山家。
往往留仙步,登攀日易斜。
作者介绍 杜审言简介
杜审言(约645-约708),字必简,襄州襄阳人(今湖北襄阳)。后迁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官修文馆直学士。唐高宗咸亨进士,唐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东南)。“诗圣”杜甫的祖父。

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与李峤、崔融、苏味道被称为“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杜审言诗集》。

关键词解释

  • 宴游

    读音:yàn yóu

    繁体字:宴游

    意思:(参见宴游)
    亦作“宴游”。
     宴饮游乐。
      ▶《汉书•贾山传》:“陛下与众臣宴游,与大臣方正朝廷论议。”
      ▶唐·沈亚之《李绅传》:“绅以进士及第还,过谒

  • 客形

    读音:kè xíng

    繁体字:客形

    意思:外部形态;表现形式。
      ▶宋·张载《正蒙•太和》:“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
      ▶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太和》“凡天地法象,皆神化之糟粕尔”:“日月

  • 山家

    读音:shān jiā

    繁体字:山家

    意思:
     1.山野人家。
      ▶《南史•贼臣传•侯景》:“山家小儿果攘背,太极殿前作虎视。”
      ▶唐·杜甫《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茅屋》诗之二:“山家蒸栗暖,野饭射麋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