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承闻河北诸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 禄山作逆降天诛,更有思明亦已无。

禄山作逆降天诛,更有思明亦已无。

意思:安禄山叛乱投降天诛,还有史思明也已经没有。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承闻河北诸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古诗,通过对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叛乱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社稷安定的渴望,以及对忠臣孝子的赞扬。 首段描绘了安史之乱的形势尚不稳定,战事频繁,人们对此感到困惑和不安。第二段则表达了对国家社稷安定的信心,认为各种蛮夷杂种不会干扰到国家的发展。第三段赞扬了周宣汉武等古代明君,期待他们能够出现,为国家的未来做出贡献。 接下来的几段则描述了安史之乱的影响,人们纷纷传唱谣言,河北的将军们纷纷入朝,表明了国家正处在乾坤王室的关键时刻。然而,使者徒劳无功,军队拥兵自重,让人感到忧虑。诗人在最后一段中呼吁国家应该重视正臣的选拔和培养,恢复文治和武备,以平息妖氛之气,使圣寿超过一万春。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社稷安定的渴望和对忠臣孝子的赞扬,同时也表达了对安史之乱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语言生动有力,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优秀的古诗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禄山作逆降天诛,更有思明亦已无。
汹汹人寰犹不定,时时斗战欲何须。
社稷苍生计必安,蛮夷杂种错相干。
周宣汉武今王是,孝子忠臣后代看。
喧喧道路多歌谣,河北将军尽入朝。
始是乾坤王室正,却交江汉客魂销。
不道诸公无表来,茫然庶事遣人猜。
拥兵相学干戈锐,使者徒劳百万回。
鸣玉锵金尽正臣,修文偃武不无人。
兴王会静妖氛气,圣寿宜过一万春。
英雄见事若通神,圣哲为心小一身。
燕赵休矜出佳丽,宫闱不拟选才人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天诛

    读音:tiān zhū

    繁体字:天誅

    英语:wrath

    意思:(天诛,天诛)

     1.上天诛罚。
      ▶《墨子•鲁问》:“郑人三世杀其父,而天加诛焉。使三年不全,天诛足矣;今又举兵

  • 作逆

    读音:zuò nì

    繁体字:作逆

    意思:作乱,造反。
      ▶三国·魏·曹操《请增封荀彧表》:“昔袁绍作逆,连兵官渡。”
      ▶晋·干宝《搜神记》卷七:“傥有此,东西数百里,必有作逆者。”
      ▶《晋书•周访传》

  • 有思

    读音:yǒu sī

    繁体字:有思

    意思:
     1.谓道德纯凈完备。
      ▶《韩非子•诡使》:“闲静安居,谓之有思。”
     
     2.有意。
      ▶宋·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抛家傍路,思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