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理。
意思:到这个道理。
出自作者[宋]无名氏的《喜迁莺·欲调真息》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典型的道家修行诗,主要讨论了道家修行的理念和方法。
首先,诗的开头“欲调真息。论根源参到,生前实际。”表达了修行的第一步是要调整真息,即调整呼吸,通过追溯根源,参悟生前实际,也就是通过回忆生前的经历来理解生命的本质。
“气是心兮,神为气主,心动神气分离。”这几句强调了气和心的关系,气是心的载体,而神则是气的主宰。当心静下来,神和气就能分离,这是修行的关键步骤。
“心宁子母相抱,意定自成真液。”这里描述了修行的第二个阶段,即让心保持平静,像母子一样相抱,这样就能产生真液,也就是修行的成果。
“莫错识。这内调息,非干扭捏,不晓胎元理。”这是在提醒修行者不要错识了内调息的真正意义,不要刻意去做扭捏的动作,也不要不了解胎元理,就妄自调息。
“开目和鼻指。”这里的“开目”可能指的是修行者在调息的过程中睁开眼睛,而“鼻指”则可能指的是鼻子呼吸的自然流动。
“灵龟蛇戏”可能是形容修行的过程像灵龟蛇戏一样自然流畅。
“回光返照,呼吸自归根蒂。”这是在描述修行者需要返照自身,通过呼吸找到生命的根源。
最后,“清风瞥然透户,水火刹那既济。”这是描述修行成功后的景象,就像清风透户,水火刹那既济一样自然。
总的来说,这首诗主要是在描述道家修行的理念和方法,强调了修行的过程需要耐心和坚持,同时也需要明理和智慧。只有通过正确的修行方法,才能达到真正的修行成果。
相关句子
- 此理是真空。-- 出自《浪淘沙·休执相皆空》作者:[元]刘志渊
- 此理。-- 出自《无愁可解·光景百年》作者:[宋]陈慥
- 喻此理。-- 出自《哨遍 秋水观》作者:[宋]辛弃疾
- 此理有谁知。-- 出自《望蓬莱 春日*县道友索》作者:[元]马钰
- 此理复伤人。-- 出自《西州直示同员诗》作者:[南北朝]何逊
- 若明此理。-- 出自《减字木兰花·顽愚不省》作者:[元]尹志平
- 此理君信不。-- 出自《次韵王解王赁地筑屋》作者:[宋]陈造
- 此理诚幽远。-- 出自《谢师恩》作者:[元]王处一
- 邀予至此。-- 出自《金莲出玉华》作者:[元]王丹桂
- 择贤方至此。-- 出自《北园射堂新成诗》作者:[南北朝]庾信
- 阳和至此时方见。-- 出自《明月逐人来·莫嫌春浅》作者:[宋]史浩
- 讵今日、一寒至此。-- 出自《甲辰广陵中秋小饮孙豹人溉堂歌示阮亭》作者:[清]陈维崧
- 使我至此,不能无言。-- 出自《经古战场》作者:[唐]贯休
- 谁料理。-- 出自《摸鱼儿·便无他》作者:[宋]柴望
- 妙理玄玄。-- 出自《解佩令 以上并见呜鹤余音卷八》作者:[宋]无名氏
- 安得理翰。-- 出自《赠刘南郡委连诗》作者:[南北朝]沈约
- 插花理云发。-- 出自《杂咏 镜台》作者:[南北朝]谢朓
- 理参差。-- 出自《鞠歌行》作者:[南北朝]谢惠连
- 三昧理研精。-- 出自《感庭秋·如如彻底性圆明》作者:[元]王吉昌
- 理圆明。-- 出自《江神子令》作者:[元]长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