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隆上人游淮南》 山立金焦双砥柱,地分吴楚一江流。

山立金焦双砥柱,地分吴楚一江流。

意思:山立金焦双砒柱,吴、楚地分一江水。

出自作者[宋]释行海的《送隆上人游淮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欲向淮南作胜游》是一首描绘淮南风物和历史的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淮南的向往和怀旧之情。 首联“欲向淮南作胜游,如何却在雁来秋”直接点明诗人心中的向往,他想要到淮南作一次美好的游历,然而现实却让他感到无奈。这一联通过对比“雁来秋”和“胜游”,表达了诗人对淮南的向往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同时也为整首诗定下了情感基调。 颔联“战曾采石连青海,恨不回龙到白沟”描绘了淮南的历史背景。这里提到了战争,诗人可能是在思考淮南的历史变迁,以及他对淮南的情感。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淮南的深深怀念,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颈联“山立金焦双砥柱,地分吴楚一江流”描绘了淮南的自然风光。诗人用“山立金焦双砥柱”形容金焦山,用“地分吴楚一江流”形容淮河与长江交汇处的景象,表达了对淮南美丽风光的赞美之情。 尾联“凭君莫上新亭望,北面风烟只旧愁”是诗人对友人的劝诫,不要登上新亭远望北面的风烟,因为那只会勾起旧日的愁思。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同时也透露出他对现实的无奈和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淮南的风物、历史和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对淮南的深深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和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七言律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欲向淮南作胜游,如何却在雁来秋。
战曾采石连青海,恨不回龙到白沟。
山立金焦双砥柱,地分吴楚一江流。
凭君莫上新亭望,北面风烟只旧愁。

关键词解释

  • 砥柱

    读音:dǐ zhù

    繁体字:砥柱

    英语:nuclear column

    意思:亦作“砥砫”。
     
     1.山名。又称厎柱山、三门山。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当黄河中流。以山在激流中矗立如柱,故名

  • 山立

    读音:shān lì

    繁体字:山立

    意思:像高山一样屹立不动。
      ▶《礼记•玉藻》:“立容,辨卑毋谄,头颈必中,山立时行。”
      ▶孔颖达疏:“山立者,若住立则嶷如山之固,不摇动也。”
      ▶晋·陆云《吴故丞

  • 金焦

    读音:jīn jiāo

    繁体字:金焦

    意思:金山与焦山的合称。两山都在今江苏省·镇江市。
      ▶金山原名浮玉,因裴头陀江际获金,唐·贞元间李骑奏改。
      ▶焦山因汉·焦光隐居此山得名。
      ▶元·萨都剌《题喜寿

  • 柱地

    读音:zhù dì

    繁体字:柱地

    意思:古代神话谓立柱支地。
      ▶《文选•陆倕<新刻漏铭>》:“业类补天,功均柱地。”
      ▶李善注引《列子》:“昔女娲氏炼五色之石,以补其阙;断鳌之足,以立四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