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小江怀灵一上人》 借问山阴远近,犹闻薄暮钟声。

借问山阴远近,犹闻薄暮钟声。

意思:请问这山阴远近,还听说傍晚钟声。

出自作者[唐]皇甫冉的《小江怀灵一上人》

全文赏析

这首诗《江上年年春早,津头日日人行。借问山阴远近,犹闻薄暮钟声》是一首描绘春天江景和表达时间流逝感的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江上年年春早”描绘了江边的春意盎然,每年春天都早早到来,表现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轮回。次句“津头日日人行”则展示了江边渡口的繁忙,每天都有行人在这里来来往往。这里的“津头”指的是渡口,“日日人行”不仅描绘了渡口的人流量,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常态。 第三句“借问山阴远近”是一个询问,询问山阴的距离。山阴是一个地名,可能是指一座山或者一个地理位置。这里诗人借问山阴远近,可能是对距离的感慨,也可能是在思考如何到达那个地方。 最后一句话“犹闻薄暮钟声”是诗的点睛之笔。诗人描述在傍晚时分,仍然可以听到悠扬的钟声,这钟声不仅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也象征着生活的节奏和岁月的沉淀。这句诗给人一种宁静、深沉的感觉,让人思考时间的意义和生活的价值。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江边的春意、渡口的繁忙、对山阴的询问以及对钟声的描述,表达了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主题。诗中透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时间的敬畏,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思考人生的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江上年年春早,津头日日人行。
借问山阴远近,犹闻薄暮钟声。
作者介绍
皇甫冉(约公元718年—约公元771年),字茂政,男,汉族文人。祖籍甘肃泾州,出生于润州丹阳(今江苏镇江)。

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据《唐诗三百首新注》线装版记载:皇甫冉(716--769),字茂政,安定(今甘肃泾川北)人。曾祖时已移居丹阳。天宝进士,任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官中左拾遗,补阙。

他生当乱离,颇有漂泊之叹,流连景物之余,东南山水,常赋予他以好句,如“燕如社日辞巢去,菊为重阳冒雨开”,“积水长天随远色,荒林极浦足寒云”,“泛舟因度腊,入境便行春”,“岸草知春晚,沙禽好夜惊”等,并皆清逸。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中悲其“长辔未骋,芳兰早凋”,当是指他终年五十余。

关键词解释

  • 山阴

    读音:shān yīn

    繁体字:山陰

    意思:(山阴,山阴)

     1.山朝北的一面。
      ▶《汉书•郊祀志上》“从阴道下”唐·颜师古注:“山南曰阳,山北曰阴。”
      ▶唐·姚合《寄杨工部闻毘陵舍弟自罨溪入

  • 薄暮

    读音:bó mù

    繁体字:薄暮

    短语:暮 夕 垂暮

    英语:twilight

    意思:
     1.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楚辞•天问》:“薄暮雷电,归何忧?

  • 借问

    读音:jiè wèn

    繁体字:借問

    英语:may I ask

    意思:(借问,借问)

     1.犹询问。
      ▶《宋书•萧惠开传》:“虑兴宗不能诣己,戒勒部下:‘蔡会稽部伍若借问,慎不

  • 远近

    读音:yuǎn jìn

    繁体字:遠近

    英语:far and near

    意思:(远近,远近)

     1.远方和近处。
      ▶《易•繫辞上》:“其受命也如响,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