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江进之杂咏四首》 官况易消如暴水,痴儿难长似黄杨。

官况易消如暴水,痴儿难长似黄杨。

意思:官更容易消除如洪水,痴儿难长像黄杨。

出自作者[明]袁宏道的《和江进之杂咏四首》

全文创作背景

**《和江进之杂咏四首》的创作背景与作者袁宏道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密切相关**。袁宏道生活在明朝,这是一个封建社会动荡、文化变革的时代。他亲身经历了官场腐败、民生困苦的社会现实,对时代的变迁有着深刻的感受。同时,他也是公安派“三袁”之一,主张文学应当表达个性、情感,反映时代精神。 因此,在《和江进之杂咏四首》这组诗中,袁宏道借景抒情,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诗歌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明快,寓意深远,是袁宏道诗歌的代表作之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山亭处处挈胡床,不独游忙睡亦忙。
官况易消如暴水,痴儿难长似黄杨。
岩花盛日求长假,石榻开时见古方。
掷却儒绅与巾子,添将冰水注茶汤。
¤
作者介绍 袁宏道简介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

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袁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史称公安三袁,由于三袁是荆州公安县人,其文学流派世称“公安派”或“公安体”。

关键词解释

  • 黄杨

    读音:huáng yáng

    繁体字:黃楊

    意思:(黄杨,黄杨)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子对生,披针形或卵形,花黄色而有臭味。木材淡黄色,木质緻密,可以做雕刻的材料。

    造句:

  • 官况

    读音:guān kuàng

    繁体字:官況

    意思:(官况,官况)

     1.居官的境遇。
      ▶唐·李中《赠永真杜翱少府》诗:“爱静不嫌官况冷,苦吟从听鬓毛苍。”
      ▶宋·苏轼《减字木兰花•送赵令》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