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赵进臣持闽宪节》 侵陵矫虔或未免,狱论不平良善灾。

侵陵矫虔或未免,狱论不平良善灾。

意思:侵犯假虔有时不免,狱讼不公平善良灾害。

出自作者[宋]陈文蔚的《送赵进臣持闽宪节》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一位为官清廉、刚正不阿的官员的赞扬和感慨。诗中描述了这位官员在东南地区任官时的艰难处境,以及他如何通过严格的执法和宽大的德政,改变当地民风,使一方百姓得到公正和安宁。 首联“任官自古惟贤材,天子耳目寄外台”,表达了作者对古代贤才的敬仰,同时也表达了天子对官员的信任和重托。这一联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表达了对清廉官员的赞美和敬意。 颔联“祥刑所击切民命,可不於此钦恤哉”,表达了官员在执法时对民生的关注和关怀,体现了他的仁政理念。这一联通过描述官员的执法行为,展现了他的为民情怀和责任感。 颈联“猗嗟东南俗脆弱,独有闽岭高崔嵬。山川风气颇相等,挟刚负险不可摧”,描绘了东南地区的民风和地理环境,表达了作者对当地百姓的同情和理解,同时也表达了对官员在艰难环境中坚守正义的敬佩。 接下来的一联,作者描述了当地长期以来存在的社会问题,如民风强悍、官弱民强、司法不公等,这些问题给当地百姓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困扰。然而,这位官员的出现,似乎给当地带来了希望和改变。 “政须绣斧肃风采,坐使一方公道开。秋霜凛烈惩其奸,扑灭不复然死灰。”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官员严明执法、肃清吏治的期望,同时也表达了对官员公正无私、惩恶扬善的赞扬。 最后两联,“阳和宽大布德意,抚摩穷困如婴孩。湘江之水碧悠悠,使君昔日曾徘徊。于今八州复延颈,洗冤泽物须公来”,表达了作者对官员宽大仁政的赞赏和对公正、公平、正义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当地百姓对公正和平安的渴望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一位官员的赞扬和感慨,表达了对清廉、刚正、仁政、公正等价值观的追求和敬仰。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公正和平安的渴望和期待。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启示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任官自古惟贤材,天子耳目寄外台。
祥刑所击切民命,可不於此钦恤哉。
猗嗟东南俗脆弱,独有闽岭高崔嵬。
山川风气颇相等,挟刚负险不可摧。
自来岩谷多啸聚,屡遗使者殓渠魁。
今幸田里各安业,毕竟习俗怀阴猜。
侵陵矫虔或未免,狱论不平良善灾。
民强官弱亦已久,往往州县翻低回。
政须绣斧肃风采,坐使一方公道开。
秋霜凛烈惩其奸,扑灭不复然死灰。
阳和宽大布德意,抚摩穷困如婴孩。
湘江之水碧悠悠,使君昔日曾徘徊。
于今八州复延颈,洗冤泽物须公来

关键词解释

  • 良善

    读音:liáng shàn

    繁体字:良善

    英语:kindhearted

    意思:
     1.善良。
      ▶《百喻经•为熊所嚙喻》:“世间愚人……为彼虽着法服无道行者之所骂辱,而滥害良善有德之人。

  • 未免

    读音:wèi miǎn

    繁体字:未免

    短语:在所难免

    英语:(adv) truly; rather a bit too

    意思:
     1.不免,免不了。
      ▶《孟子

  • 不平

    读音:bù píng

    繁体字:不平

    短语:左袒 偏心 偏听偏信 偏袒 厚此薄彼 不公 偏

    英语:grievance

    意思:
     1.不均平;不公正。
     

  • 侵陵

    读音:qīn líng

    繁体字:侵陵

    意思:见“侵凌”。

    解释:1.见\"侵凌\"。

    详细释义:侵犯欺陵。汉书?卷六十九?辛庆忌传:『侵陵百姓,威行州郡。』西游记?

  • 矫虔

    读音:jiǎo qián

    繁体字:矯虔

    意思:(矫虔,矫虔)

     1.诈称上命强夺他人财物。
      ▶《书•吕刑》:“罔不寇贼,鸱义姦宄,夺攘矫虔。”
      ▶孔颖达疏:“矫称上命以取人财,若己固自有之。”

  • 平良

    读音:píng liáng

    繁体字:平良

    意思:
     1.公平良善。
      ▶《书•吕刑》“非佞折狱,惟良折狱”孔传:“非口才可以断狱,惟平良可以断狱。”
     
     2.陈平与张良的并称。二人皆为协助刘邦统一天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