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舟荡漾清光裹,白鹭惊飞杳霭间。
意思:渔船荡漾清光包裹,白鹭飞在雾霭中惊。
出自作者[宋]范祖禹的《资中八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风定江澄境象间,水清波影倒云山。渔舟荡漾清光裹,白鹭惊飞杳霭间》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江边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美。
首句“风定江澄境象间”,诗人以风停为始,描绘了一个平静的江面,澄澈透明,仿佛所有的景象都清晰可见。这句诗通过“风定”、“澄澄”、“象间”等词语,营造出一种宁静、清晰、开阔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江边,可以清晰地看到江面的每一个细节。
第二句“水清波影倒云山”,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江水的清澈,波光粼粼,倒映出云山的影子。这句诗通过“倒云山”的描绘,展现了江面的宽广和深远,使读者感受到自然之美的壮丽和宏大。
第三句“渔舟荡漾清光裹”,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渔舟在清澈的江面上荡漾的场景。这句诗通过“渔舟”、“清光”等词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使人感受到渔民在江边生活的惬意和安详。
最后一句“白鹭惊飞杳霭间”,诗人以白鹭惊飞为结,描绘了白鹭在江边的景色中飞翔的场景。这句诗通过“惊飞”、“杳霭”等词语,营造出一种动态和灵动的氛围,使人感受到自然之美的活力和生机。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美。它以江边的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精心的组织,展现了自然之美的壮丽和宏大,使人感受到自然之美的活力和生机。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相关句子
- 酒行不尽清光意,输与渔舟睡钓矶。-- 出自《鹧鸪天·天外秋云四散飞》作者:[宋]赵彦端
- 清光无外。-- 出自《减字木兰花·浓云骤雨》作者:[宋]黄庭坚
- 清光畔。-- 出自《渔家傲·八月秋高风历乱》作者:[宋]欧阳修
-
清光近。-- 出自《双韵子·鸣鞘电过晓闱静》作者:[宋]张先
- 清光欲暮。-- 出自《侍宴华光殿曲水奉勑为皇太子作诗 八》作者:[南北朝]谢朓
- 清光溢。-- 出自《谒金门·清光溢》作者:[宋]张元干
- 极目清光。-- 出自《益寿美金花》作者:[元]侯善渊
- 一点清光。-- 出自《一剪梅·一个尘劳一个忙》作者:[元]侯善渊
- 满目清光。-- 出自《益寿美金花》作者:[元]侯善渊
- 今夜清光如许。-- 出自《婆罗门引 辛卯中秋望月》作者:[元]张之翰
-
成片惊飞。-- 出自《减兰十梅/减字木兰花》作者:[宋]李子正
- 惊飞翠禽。-- 出自《绮寮怨》作者:[宋]石正伦
- 惊飞。-- 出自《木兰花慢 为乐府杨氏晓莺春赋,次海粟学士》作者:[元]张可久
- 怕惊飞。-- 出自《昭君怨·后土宫中标韵》作者:[宋]刘克庄
- 夜鹤惊飞。-- 出自《柳梢青·夜鹤惊飞》作者:[宋]周密
-
惊飞鹊。-- 出自《忆秦娥·伤离索》作者:[宋]赵师侠
- 渔舟一叶。-- 出自《点绛唇·七里滩边》作者:[宋]方有开
- 渔舟岂安流。-- 出自《游岭门山诗》作者:[南北朝]谢灵运
- 渔舟在何许?-- 出自《夜坐》作者:[宋]陆游
- 千古一渔舟。-- 出自《望江南/忆江南》作者:[宋]李纲
- 渔舟横渡。-- 出自《清平乐·渔舟横渡》作者:[元]刘秉忠
- 渔舟乍回归。-- 出自《答丘长史诗》作者:[南北朝]何逊
- 渔舟簇簇。-- 出自《霜天晓角·渔舟簇簇》作者:[宋]杨冠卿
- 终日射渔舟。-- 出自《酒泉子 鸳湖春晓(在县西南三里真如寺?》作者:[元]吴镇
- 荡漾木兰船。-- 出自《菩萨蛮·红楼斜倚连溪曲》作者:[宋]魏夫人
- 秋波荡漾。-- 出自《殢人娇》作者:[宋]毛滂
- 江波荡漾。-- 出自《齐天乐·香红飘没明春水》作者:[宋]吕渭老
- 山影波流荡漾。-- 出自《西江月·淼淼澄清波面》作者:[宋]赵师侠
- 扁舟荡漾烟波里。-- 出自《踏莎行·衰柳残荷》作者:[宋]晁端礼
- 荡漾瑶翻处。-- 出自《点绛唇 题绛州花萼堂时大暑回自河中》作者:[元]王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