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咏史上·两生》 少年贾谊空多口,老大申公缪一行。

少年贾谊空多口,老大申公缪一行。

意思:少年贾谊空多口,老大申公缪一行。

出自作者[宋]陈普的《咏史上·两生》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人生经验和道德哲思的。通过对贾谊和申公的描绘,诗人表达了他对人生起伏和道德修养的理解。 首句“少年贾谊空多口,老大申公缪一行”中,诗人通过对比年轻时的贾谊和年老时的申公,表达了人生经历对道德修养的影响。贾谊年轻时才华横溢,但因多言而未得重用,这反映了年轻时的轻率与不成熟。而年老的申公则行为谨慎,只遵循一定的原则,这反映了年老后的成熟与明智。 “曾识当年二君子,闭门不受叔孙生”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感慨。他曾经认识这两位君子,但他们都拒绝了叔孙生这样的道德指导。这可能暗示了道德修养的艰难,需要不断地自我反思和修正,而不能仅仅依赖他人的教诲。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贾谊、申公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起伏和道德修养的理解。他强调了人生经历的重要性,以及道德修养的艰难和必要性。同时,他也暗示了我们应该不断地自我反思和修正,以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少年贾谊空多口,老大申公缪一行。
曾识当年二君子,闭门不受叔孙生。

关键词解释

  • 多口

    读音:duō kǒu

    繁体字:多口

    英语:polystomy(动)

    意思:多言,不该说而说。
      ▶《孟子•尽心下》:“无伤也,士憎兹多口。”
      ▶汉·王符《潜夫论•交际》:“士贵有辞,

  • 贾谊

    读音:jiǎ yì

    词语解释

    ⒈  西汉政论家、文学家。洛阳(今属河南)人。曾任太中大夫。因好议论国家大事,遭大臣排挤,贬为长沙王太傅。后为梁怀王太傅。有《吊屈原赋》、《鹏鸟赋》和政论文《过秦论》、《陈政事疏》等名作。今人辑有《贾谊集》。

  • 一行

    读音:yī xíng

    繁体字:一行

    短语:一起 搭档 伙计

    英语:party

    意思:I

     1.谓一定不变,始终实施。
       ▶《韩非子•八经》:“势

  • 少年

    读音:shào nián

    繁体字:少年

    短语:未成年 苗 未成年人

    英语:juvenile

    意思:I
    不几年。
       ▶《后汉书•西南夷传•滇》:“初到郡,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