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小桃源》 半月池边倚瘦藤,望仙台上岸乌巾。

半月池边倚瘦藤,望仙台上岸乌巾。

意思:半个月池边靠着瘦藤,望仙台上岸乌巾。

出自作者[宋]裘万顷的《题小桃源》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半月池边倚靠瘦藤,望仙台上停下脚步的画面。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联“半月池边倚瘦藤,望仙台上岸乌巾”,诗人以简洁的笔触描绘出自己在半月池边倚靠瘦藤的场景,望仙台上的乌巾让画面更加生动。这一联为全诗定下了基调,展现出诗人闲适、悠然自得的心情。 颔联“尘埃一点不到地,花木四时长是春”,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赞美。这里没有尘埃,四季如春,充满了花木的香气。这一联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向往的隐居生活,远离尘世喧嚣,与自然和谐相处。 颈联“载酒岂无好事者,烂柯应有著棋人”,诗人表达了对志同道合之人的渴望。他希望有更多的人与他一起饮酒作乐,就像古代神话中的人一样,在仙境中下棋。这一联展现了诗人对志趣相投的朋友的向往,以及对隐居生活的美好憧憬。 尾联“请君更种桃千树,准拟渔郎来问津”,诗人以种桃千树为结尾,表达了对桃源仙境的向往。他希望人们能够像渔郎一样来此探访,感受这里的美丽和宁静。这一联与首联相呼应,再次强调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在半月池边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和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中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半月池边倚瘦藤,望仙台上岸乌巾。
尘埃一点不到地,花木四时长是春。
载酒岂无好事者,烂柯应有著棋人。
请君更种桃千树,准拟渔郎来问津。

关键词解释

  • 上岸

    读音:shàng àn

    繁体字:上岸

    英语:to disembark

    意思:
     1.谓捨舟登陆。
      ▶三国·蜀·诸葛亮《绝盟好议》:“今议者咸以权利在鼎足,不能併力,且志望以满,无上岸之

  • 半月

    (1).半亏之月。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沅水》:“ 沅水 ,又东歷 临沅县 西,为 明月池 白壁湾 ,湾状半月。” 北周 王褒 《从军行》:“平云如阵色,半月类城形。” 唐太宗 《秋日即目》诗:“落野分星箭,弦虚半月弓。”
    (2).半个月。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白菊》诗:“已过重阳半月天,琅华千点照寒烟。”《宋史·食货志上二》:“二税须於三限前半月毕输。”

  • 仙台

    读音:xiān tái

    繁体字:仙檯

    解释:1.《初学记》卷十一引晋司马彪《续汉官志》\"尚书省在神仙门内。\"后因称尚书省为\"仙台\"。

    造句:

  • 乌巾

    读音:wū jīn

    繁体字:烏巾

    意思:(乌巾,乌巾)
    黑头巾。即乌角巾。古代多为隐居不仕者的帽子。
      ▶南朝·宋·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吴时张弘好学不仕,常着乌巾,时人号为张乌巾。”
      ▶唐·杜甫《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