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挽丘大卿二首》 厚诬岂待他人雪,自有尧言与辨明。

厚诬岂待他人雪,自有尧言与辨明。

意思:欺骗是等待别人雪,从有尧说与辨明。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挽丘大卿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方喜辽天孤鹤返,忽惊蔡岭一牛鸣》,它是一首七言古诗,通过对某个具体事件发表议论,表达了作者对政治腐败、小人得志、忠良遭害的愤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自己的政治理想和自我期许。 首联“方喜辽天孤鹤返,忽惊蔡岭一牛鸣”,以“孤鹤”自喻,表达了作者对当前政治环境的失望和无奈。而“蔡岭一牛鸣”则是对现实情况的描述,暗指小人得志、忠良遭害的社会现象。这一联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颔联“理官未遣俦三后,拙宦才令至九卿”,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愤慨。这里,“理官”指的是司法官员,“九卿”则是朝廷高官,作者通过对比自己和这些官员的地位和作用,表达了对当前政治环境的失望和对自身命运的无奈。 颈联“尽翦萑蒲潢弄息,不囊薏苡粤装轻”,表达了作者对政治腐败的批判和对清廉政治的追求。这里,“萑蒲”和“薏苡”都是比喻,前者暗指小人得志、贪赃枉法,后者则象征着清廉正直、不畏权贵。作者希望自己能够像清除萑蒲一样清除政治上的腐败现象,像不囊薏苡一样保持自身的清廉正直。 最后两句“厚诬岂待他人雪,自有尧言与辨明”,表达了作者对冤屈者的同情和对公正的期待。作者认为,冤屈者不应该等待他人的帮助来洗刷冤屈,而是应该依靠自己的力量去争取公正。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尧言的期待,希望尧言能够为公正发声,为冤屈者辨明事实。 整首诗通过对具体事件的议论,表达了作者对政治腐败、小人得志、忠良遭害的愤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自己的政治理想和自我期许。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语言简练而寓意深远,是一首优秀的七言古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方喜辽天孤鹤返,忽惊蔡岭一牛鸣。
理官未遣俦三后,拙宦才令至九卿。
尽翦萑莆潢弄息,不囊薏苡粤装轻。
厚诬岂待他人雪,自有尧言与辨明。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辨明

    读音:biàn míng

    繁体字:辨明

    英语:right oneself

    意思:
     1.分辩明白,申明。辨,通“辩”。
      ▶唐·元稹《同州刺史谢上表》:“臣本待辨明亦了,便拟杀身谢责,岂

  • 他人

    解释

    他人 tārén

    [another person;other people;others] 别人

    不许他人干涉

    引用解释

    别人。《诗·小雅·巧言》:“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唐

  • 厚诬

    读音:hòu wū

    繁体字:厚誣

    意思:(厚诬,厚诬)

     1.谓深加欺骗、蒙蔽。
      ▶《左传•成公三年》:“贾人曰:‘吾无其功,敢有其实乎?吾小人,不可以厚诬君子。’”
      ▶《明史•高瑶传》:“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