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来只为当时暑,故剪红绡皱作裾。
意思:出来只是因为当时天气炎热,所以剪红绡皱作裙。
出自作者[宋]舒邦佐的《榴花》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万绿枝头几点春,逢人偏喜上乌云。
出来只为当时暑,故剪红绡皱作裾。》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巧妙地描绘了夏季的生机与活力。
首句“万绿枝头几点春”,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夏季的生机。在万绿丛中,几点新绿点缀其间,如同春天的到来,给人以生机盎然之感。这里的“万绿”并非指具体的绿色,而是对树木繁茂、郁郁葱葱的描述,“几点春”则是对新绿的赞美,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希望。
“逢人偏喜上乌云”,这句诗描绘了夏季的另一面——热情与活力。在炎热的夏日,人们往往喜欢穿深色的衣物,如乌黑的云裳。此时,新绿的出现更显得尤为珍贵,给人带来一丝清凉和喜悦。
“出来只为当时暑”,这句诗描绘了夏季的酷热与生机并存的景象。烈日当空,酷暑难耐,然而正是这酷暑孕育了生命的活力,万物因此而生长。
“故剪红绡皱作裾”,这句诗以形象生动的比喻,将夏日的树叶比作红绡(丝织品,此处意为薄纱),上面皱褶(喻指树叶的纹理)构成了美丽的衣裾(衣裙)。这一比喻既描绘了树叶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夏季的热爱与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夏季的生机与活力,通过独特的视角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诗中也寓含了诗人对生活的哲理思考,即无论环境如何艰难,只要有生命的活力,就能找到希望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