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西江月·丹是色身妙宝》 万法非无非有,有无亦莫搜寻。

万法非无非有,有无亦莫搜寻。

意思:万法不是没有不是有,有没有也没有搜寻。

出自作者[宋]无名氏的《西江月·丹是色身妙宝》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深奥的佛教诗歌,它以独特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了佛教的哲学理念和修行方法。 首先,诗歌开头就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丹是色身妙宝,法身即是真心。”这里的“丹”通常被理解为修行者的身体,是修行者通过修行而达到的一种状态,即身体与心灵的融合。而“色身妙宝”则是对这个身体的高度赞扬,它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的身体,更是一个修行者通过修行而达到的灵性的象征。同样,“法身即是真心”则是对“真心”的描述,即修行者的内在本质,它是无形的、永恒的、超越物质的身体的存在。 接下来,“从来无色亦无音。一体不须两认。”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真心”和“色身”之间的关系。它们是同一个整体的两个部分,两者之间没有区别,也没有界限。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的。 然后,“万法非无非有,有无亦莫搜寻。”这两句诗表达了佛教的哲学理念——万法非无非有。这个理念认为,所有的事物都是虚幻的,它们只是我们内心的投影。因此,我们不应该执着于任何一种观点或看法,因为它们都是相对的、变化的。我们应该超越所有的二元对立,达到一种超越所有观念和看法的境界。 最后,“二边俱遣弃中心。选佛斯为上品。”这两句诗表达了佛教的修行方法——通过超越所有的二元对立,达到内心的平静和智慧。这种平静和智慧就是“中心”,也就是“真心”。通过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智慧,我们就可以成为“选佛”的人,也就是修行成功的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歌表达了佛教的哲学理念和修行方法,它鼓励人们通过修行达到内心的平静和智慧,超越所有的二元对立,达到一种超越所有观念和看法的境界。这是一种非常深奥和有意义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丹是色身妙宝,法身即是真心。
从来无色亦无音。
一体不须两认。
万法非无非有,有无亦莫搜寻。
二边俱遣弃中心。
选佛斯为上品。

关键词解释

  • 有无

    读音:yǒu wú

    繁体字:有無

    意思:(有无,有无)
    亦作“有亡”。
     
     1.有或无。
      ▶《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臣楚国之鄙人也,幸得宿卫,十有余年,时从出游,游于后园,览于有无,然犹未

  • 无非

    读音:wú fēi

    繁体字:無非

    短语:就 仅 单独 才 止 只有 单单 特 不过 独 光 偏偏 一味 徒 但 独自 只是 单纯 惟独 单 惟 惟有 仅仅 只

    英语:(

  • 搜寻

    读音:sōu xún

    繁体字:搜尋

    短语:觅 摸索 追寻 寻 按图索骥 搜 找寻 找 寻找 摸 索 招来 查寻 寻觅 查找 检索 物色

    英语:hunt for

  • 万法

    读音:wàn fǎ

    繁体字:萬法

    意思:(万法,万法)
    佛教语。梵语dharma,意译“法”,指事物及其现象,也指理性、佛法等。“万法”指一切事物。
      ▶南朝·宋·朱昭之《难顾道士<夷夏论>》:“《金刚般若》,文不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