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dì zhōng
繁体字:地中
意思: 1.地平面以下;地面以下。 ▶《孟子•滕文公下》:“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 ▶宋·沈括《梦溪笔谈•杂志一》:“盖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
引用解释
1.水上航行。《庄子·天运》:“夫水行莫如用舟,而陆行莫如用车。”《史记·夏本纪》:“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晋书·傅玄传》:“大将军 苟晞 表请迁都,使 祗 出诣 河阴 ,修理舟檝,为水行之备。”
2.谓游水。《新五代史·吴越世家·钱鏐》:“水军卒 司马福 多智而善水行。” 清 黄鷟来 《杂诗》:“水行剸蛟龙,陆出截虎
读音:ào wā
繁体字:坳窊
意思:地面的低洼处。 ▶宋·苏轼《丙子重九》诗之一:“惟有黄茆浪,堆垄生坳窊。” ▶宋·黄庭坚《寄耿令几父过新堂邑作》诗:“问谁作此邑,耆旧对予嗟:‘前日耿令君,迁民出坳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