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令抱枝槁,终不肯蝇营。
意思:直让抱着树枝枯萎,始终不肯蝇营。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诘旦思之世岂有不押之韵辄和北山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善于鸣叫的物体,以及其所带来的清雅感受。诗人通过描绘露水、泉水、树枝等自然元素,表达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情感。
首句“所谓善鸣者,泠然入耳清。”中,“善鸣者”指的是那些能够发出美妙声音的事物,如清泉流淌、鸟儿鸣叫等。“泠然”一词,形容声音清脆悦耳,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声音的欣赏,以及对宁静、清雅生活的向往。
“为谁弦雅奏,举世赏繁声。”中,诗人表达了对世俗之音的厌恶,认为那些繁杂、刺耳的声音不值得被世人所赞赏。这里诗人借用了“弦雅”和“繁声”两个对比性意象,进一步强调了对自然之声的喜爱。
“露可充渠腹,泉堪濯我缨。”这两句诗中,诗人将露水和泉水比作生活中的必需品,表达了对自然恩惠的感激之情。露水可以填饱肚子,泉水可以洗净头上的饰品,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自然对人类的无私奉献。
最后,“直令抱枝槁,终不肯蝇营。”中,诗人以“抱枝槁”这一意象,表达了对那些只追求名利而不惜一切的人的批判。他们就像那些为了蝇头小利而忙碌奔波的人,最终只会落得疲惫不堪的下场。而诗人自己,却始终坚守本心,不愿为世俗所累。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之声、感激自然恩惠、批判世俗追求等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清雅生活的向往和对淡泊名利的坚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