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张南史》 陋巷无车辙,烟萝总是春。

陋巷无车辙,烟萝总是春。

意思:简陋的巷子里没有车辙,烟萝总是春天。

出自作者[唐]戴叔伦的《送张南史》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陋巷无车辙,烟萝总是春。贾生独未达,原宪竟忘贫》。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志向未酬之人的同情。 首先,诗的开头“陋巷无车辙,烟萝总是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富有诗意的隐居环境。陋巷中没有车马的繁忙,只有藤萝在春风中摇曳。这里似乎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贾生独未达,原宪竟忘贫。”这两句通过对比历史人物贾生和原宪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未达成志向的人的同情。贾生才华横溢,却未能达成自己的抱负,而原宪虽然生活贫穷,但他却能安于贫穷,不失为一种高尚的生活态度。 “草座留山月,荷衣远洛尘。”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隐居生活。他坐在草地上,望着山月,穿着荷叶做成的衣服,远离了世俗的纷扰。这里充满了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向往。 最后,“最怜知己在,林下访闲人。”表达了诗人对知己的珍视,以及对隐逸之人的敬仰。他渴望能与知己一起访林下之闲人,共享这份宁静与自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宁静的隐居环境和未达成志向的人的生活态度,表达了诗人对简朴、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知己和隐逸之人的敬仰。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陋巷无车辙,烟萝总是春。
贾生独未达,原宪竟忘贫。
草座留山月,荷衣远洛尘。
最怜知己在,林下访闲人。
作者介绍
戴叔伦(约732——约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今存诗二卷,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需要仔细辨伪。

关键词解释

  • 陋巷

    读音:lòu xiàng

    繁体字:陋巷

    英语:mean alley

    意思:
     1.简陋的巷子。
      ▶《论语•雍也》:“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一说

  • 车辙

    读音:chē zhé

    繁体字:車轍

    英语:track

    意思:(车辙,车辙)

     1.车轮碾过的痕迹。
      ▶《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唿者。
      ▶周顾视车辙中,有

  • 总是

    解释

    总是 zǒngshì

    [always] 永远地;无例外地

    引用解释

    1.总归是;全都是。 唐 王昌龄 《从军行》之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宋 黄公度 《青玉案》词:“霜桥月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