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西湖霁上人寄然社师》 瞑目几闲松下月,净头时动石盆泉。

瞑目几闲松下月,净头时动石盆泉。

意思:闭上眼睛几乎在松树下个月,净头时动石盆泉。

出自作者[宋]林逋的《和西湖霁上人寄然社师》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庄重的竹下经房,以及里面的白莲、高僧和斋巾拂、香灯夜像等物品,营造了一种清净、庄严肃穆的氛围。同时,诗中还描写了松下月、石盆泉等自然景色,给人以清幽之感。整首诗表达了对高僧的敬仰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表现出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具体来说,诗的首联“竹下经房号白莲,社师高行出人天”描绘了经房所处的环境和里面的白莲,以及高僧的品行高超。颔联“一斋巾拂晨钟次,数礼香灯夜像前”则表现了高僧的斋戒和祈祷场景,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氛围。颈联“瞑目几闲松下月,净头时动石盆泉”则表现了高僧在自然环境中的静修和清净生活。尾联“西湖旧侣因吟寄,忆着深峰万万年”则表达了作者对高僧和旧友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意境深远,文字简练,给人以宁静、庄重、清幽之感,表现出作者对自然和高僧生活的向往和敬仰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竹下经房号白莲,社师高行出人天。
一斋巾拂晨钟次,数礼香灯夜像前。
瞑目几闲松下月,净头时动石盆泉。
西湖旧侣因吟寄,忆着深峰万万年。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汉族,奉化大里黄贤村人。北宋著名隐逸诗人。

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天圣六年(1028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

关键词解释

  • 瞑目

    读音:míng mù

    繁体字:瞑目

    英语:close eyes in death

    意思:
     1.闭上眼睛。
      ▶《淮南子•缪称训》:“故行险者不得履绳,出林者不符直道,夜行瞑目而前其手,

  • 松下

    读音:sōng xià

    繁体字:鬆下

    意思:
     1.松树之下;松间。
      ▶唐·李白《淮南卧病书怀》诗:“风入松下清,露出草闲白。”
      ▶唐·贾岛《寻隐者不遇》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