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奉和御制棋二首》 静陈玉槛连琴榻,密映珠帘对酒壶。

静陈玉槛连琴榻,密映珠帘对酒壶。

意思:静陈玉槛连琴床,秘密在珠帘对酒壶。

出自作者[唐]徐铉的《奉和御制棋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棋艺的,通过对棋艺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对棋艺的欣赏。 首句“常嫌群艺用心粗,不及棋枰出万途”,诗人表达了对其他技艺的嫌弃,认为它们不如棋艺能展现出万千变化和可能性。这里的“群艺”应该是指其他需要技巧和精心的技艺,而“棋枰”则直接指代棋盘和棋子,象征着棋艺。 “妙似孙吴论上策,深如夔益赞訏谟”,诗人进一步赞美棋艺的精妙,将其比作兵法家孙武、吴起,或者谋士夔和益的谋略,表达了棋艺的智慧和策略深度。 “静陈玉槛连琴榻,密映珠帘对酒壶”,这句描绘了棋局的场景,如同在玉石栏杆旁的琴榻上安静地进行,周围珠帘密闭,与酒壶相映成趣。这种环境给人一种宁静、优雅的感觉,与棋局本身的思考和策略形成呼应。 “圣智纵横归掌握,一先终不费多图”,最后两句是诗人对棋艺的总结,认为棋局的智慧和策略能够让人掌握圣人的智慧,而即使在先手的情况下,也不需要过多的计谋和策略。这表达了诗人对棋艺的极高评价和对棋局的欣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棋艺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棋艺的欣赏和对智慧和策略的赞美。诗中描绘的场景和情感都非常细腻,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常嫌群艺用心粗,不及棋枰出万途。
妙似孙吴论上策,深如夔益赞訏谟。
静陈玉槛连琴榻,密映珠帘对酒壶。
圣智纵横归掌握,一先终不费多图。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他的父亲徐延休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徐铉十岁开始能够写作,以文笔清丽工整著称,被誉为唐代韩愈之后的诗文“韩徐”。他的诗歌和散文以清新淡雅、自然优美为主,代表作品有《风入松》、《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他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擅长楷书和行书,代表作品有《竹轴帖》、《道德经》等,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徐铉是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散文和书法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解释

  • 珠帘

    解释

    珠帘 zhūlián

    [bead door curtain] 用线穿成一条条垂直串珠构成的帘幕

    散入珠帘。——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引用解释

  • 酒壶

    读音:jiǔ hú

    繁体字:酒壺

    英语:flagon

    意思:(酒壶,酒壶)
    盛酒的壶。后亦称酒注子为酒壶。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权使太中大夫郑泉聘刘备于白帝”裴松之注引三国·吴

  • 玉槛

    读音:yù kǎn

    繁体字:玉檻

    意思:(玉槛,玉槛)

     1.玉石栏干。
      ▶《山海经•海内西经》:“崑崙之墟,方八百里……面有九井,以玉为槛。”
      ▶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吴王于宫中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