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净众寺古松》 天暝岂分苍翠色,岁寒应识栋梁材。

天暝岂分苍翠色,岁寒应识栋梁材。

意思:天空黑了怎么分苍翠颜色,冬天应该认识栋梁材。

出自作者[唐]崔涂的《题净众寺古松》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棵古老而高大的树木,以及它对诗人内心的深深影响。 首句“百尺森疏倚梵台”,诗人以高大的百尺之树来比喻这棵古老的树木,它独立在寺庙之前,给人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感觉。“梵台”暗示了寺庙的存在,为这首诗增添了一种宗教的氛围。 “昔人谁见此初栽”一句,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关于这棵树何时被种植,由谁种植的。这引发了人们对这棵树历史的思考,增加了诗的深度。 “故园未有偏堪恋”和“清阴可惜不驻得”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他因为在这棵树下,对故乡的情感更加深厚,同时也因为无法留住树下的阴凉而感到惋惜。 “归去暮城空首回”则表达了诗人离开这棵树和故乡后,那种深深的怀念和无奈。诗人每次回头看这棵树和故乡,都会感到无比的失落和惆怅。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一棵古老树木的深深情感,同时也表达了对时间、故乡和自然的思考。诗人通过对这棵树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此外,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他欣赏这棵树的独立和坚韧,也欣赏它的深沉和美丽。这种情感也反映在他的其他诗作中,展现了他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百尺森疏倚梵台,昔人谁见此初栽。
故园未有偏堪恋,浮世如闲即合来。
天暝岂分苍翠色,岁寒应识栋梁材。
清阴可惜不驻得,归去暮城空首回。
作者介绍
崔涂[唐](约公元887年前后在世),字礼山,善音律,尤善长笛,唐朝江南人,今浙江桐庐、建德一带,唐末诗人,生卒年、生平均不详,约公元八八八年前后在世。唐僖宗光启四年(888)进士,《全唐诗》存其诗1卷。他写的最有名的一首诗是《除夜有怀》。

关键词解释

  • 栋梁材

    引用解释

    能做房屋大梁的木料。比喻堪当大任的人材。 唐 杜甫 《双枫浦》诗:“自惊衰谢力,不道栋梁材。浪足浮纱帽,皮须截锦苔。”《三国演义》第十九回:“生死无二志,丈夫何壮哉!不从金石论,空负栋梁材。”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 江西 某太守将伐古树,有客题诗於树云:‘遥知此去栋梁材,无復清荫覆緑苔。’” 郭沫若 《洪波曲》第九章二:“我

  • 岁寒

    读音:suì hán

    繁体字:歲寒

    英语:cold season in a year

    意思:(岁寒,岁寒)

     1.一年的严寒时节。
      ▶《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

  • 苍翠

    读音:cāng cuì

    繁体字:蒼翠

    英语:verdant

    意思:(苍翠,苍翠)
    青绿。
      ▶南朝·齐·谢朓《冬日晚郡事隙》诗:“苍翠望寒山,峥嵘瞰平陆。”
      ▶宋·陆游《老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