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黄尉制司禀议》 讨贼先正名,逆顺有大义。

讨贼先正名,逆顺有大义。

意思:讨伐贼先正名,逆顺有重要意义。

出自作者[宋]葛绍体的《送黄尉制司禀议》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一位刚直不阿、胸怀大志的官员的赞扬和怀念。诗中描述了这位官员在处理政务时的果决、敏捷、熟练,以及他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 首先,诗中提到了这位官员在处理政务时,如同雷声一般,换风采、鼓作起憔悴,游刃绰有余,走笔浩无愧。这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官员的敬佩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他处理政务的能力和技巧。 其次,诗中还描述了这位官员的品格和人格魅力。他像青青的松柏一样,坚可敌阳熂,层冰几重重,坚可敌,这是对这位官员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精神的赞美。同时,他置之筹幄中,秉心端不二,讨贼先正名,逆顺有大义,这也表达了作者对他的忠诚和正义感的赞赏。 最后,诗中表达了对这位官员的怀念之情。作者在诗的结尾部分表达了对这位官员的思念和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离去感到惋惜和不舍。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官员的高度评价和怀念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官员的要求和标准,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四海指掌上,西浙复制置。
机张要省括,万里发中秘。
制劄天边来,夺我嘉兴尉。
风流谁后人,太史山谷氏。
老成负大才,初筮仅小试。
雷行换风采,鼓作起憔悴。
游刃绰有余,走笔浩无愧。
青青岁寒姿,松柏森劲气。
层冰几重重,坚可敌阳熂。
置之筹幄中,秉心端不二。
讨贼先正名,逆顺有大义。
昼夜运日月,东生定西坠。
终古大明照,不照此丑类。
送死须臾尔,清宁一天地。
公在谁相知,郡守股肱寄。
公去谁相思,邦民共相企。

关键词解释

  • 正名

    读音:zhèng míng

    繁体字:正名

    英语:rectification of name

    意思:
     1.辨正名称、名分,使名实相符。
      ▶《管子•正第》:“守慎正名,伪诈自止。”

  • 大义

    读音:dà yì

    繁体字:大義

    英语:cardinal principles of righteousness

    意思:(大义,大义)

     1.正道;大道理。
      ▶《易•家人》:“

  • 讨贼

    读音:tǎo zéi

    繁体字:討賊

    意思:(讨贼,讨贼)
    讨伐贼寇。
      ▶《左传•宣公二年》:“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晋·潘岳《西征赋》:“健子婴之果决,敢讨贼以纾祸。”
      ▶

  • 先正

    读音:xiān zhèng

    繁体字:先正

    意思:
     1.亦作“先政”。前代的贤臣。
      ▶《书•说命下》:“昔先正保衡,作我先王。”
      ▶孔传:“正,长也,言先世长官之臣。”
      ▶汉·潘勗《册魏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