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挽贡南漪三首》 伤心耆旧尽,何用慰华颠。

伤心耆旧尽,何用慰华颠。

意思:伤心老人尽,为什么用安慰华顶。

出自作者[宋]王珪的《挽贡南漪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诗意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田野春景,表达了对逝去的时光和故人的怀念。 首联“秀野春如绮,平湖水拍天”,诗人以绮丽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田野春景。田野如锦缎般秀美,平静的湖水拍打着蓝天,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跃然纸上。 颔联“商诗凉月夜,把酒狎鸥边”,诗人于凉月之夜饮酒作诗,与鸥鸟为伴。这种闲适的场景,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颈联“秋柏已成实,寒花谁为妍”,诗人由春景转向秋景,以松柏之实、寒花之美,暗示故人已逝,无人再为他们赞叹。秋天的柏树已经结出了果实,寒花又在何处绽放呢?这里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故人的离去。 尾联“伤心耆旧尽,何用慰华颠”,诗人表达了对逝去的故人的怀念,以及对世风日下的感慨。所有的耆旧(指年长而有名望的人)都已经逝去,诗人只能独自面对华发(指白发),表达了深深的哀伤和无奈。 整首诗以景起笔,由景及情,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时光和故人的怀念。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秀野春如绮,平湖水拍天。
商诗凉月夜,把酒狎鸥边。
秋柏已成实,寒花谁为妍。
伤心耆旧尽,何用慰华颠。
作者介绍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

关键词解释

  • 何用

    读音:hé yòng

    繁体字:何用

    意思:
     1.为什么。
      ▶《诗•小雅•节南山》:“国既卒斩,何用不监?”孔颖达疏:“何以不监察之而令相伐也?”
      ▶《谷梁传•庄公六年》:“何用弗受也?为以王命绝之也。

  • 伤心

    读音:shāng xīn

    繁体字:傷心

    短语:难受 忧伤 悲 哀 哀伤 可悲 哀愁 凄然 如丧考妣

    英语:grieve

    意思:(伤心,伤心)

     

  • 耆旧

    读音:qí jiù

    繁体字:耆舊

    意思:(耆旧,耆旧)
    年高望重者。
      ▶《汉书•萧育传》:“上以育耆旧名臣,乃以三公使车,载育入殿中受策。”
      ▶唐·杜甫《忆昔》诗之二:“伤心不忍问耆旧,复恐初从乱离说。

  • 华颠

    读音:huá diān

    繁体字:華顛

    意思:(华颠,华颠)
    白头。指年老。
      ▶《后汉书•崔骃传》:“唐且华颠以悟秦,甘罗童牙而报赵。”
      ▶唐·卢肇《被谪连州》诗:“黄绢外孙翻得罪,华颠故老莫相嗤。”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