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答杨浩》 往前曾爱铭文嘱,老病安知拟议差。

往前曾爱铭文嘱,老病安知拟议差。

意思:以前曾爱铭文嘱咐,年老有病怎么知道议定差别。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答杨浩》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追忆往事、感叹人生。作者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变化,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思考。 首联“往前曾爱铭文嘱,老病安知拟议差”,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在的无奈。铭文是古代刻在器物或墓碑上的文字,用来记述生平事迹或警戒后人。作者曾经爱过铭文,但现在却因为老病而无法再像过去那样投入。第二句的“老病”和“拟议差”形成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现状的不满和无奈。 颔联“柏下人埋将宿草,管城子秃已无花”,描绘了作者对已故亲友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思考。其中,“柏下人埋将宿草”表达了对已故亲友的怀念之情,“管城子”指的是毛笔,作者自嘲自己的毛笔已经秃了,无法再写出华丽的文字。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颈联“自惭吾匪三长史,谁误君寻五作家”,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反思和对他人的关心。三长史是古代官名,作者自谦自己不是三长史那样的官员,无法为他人提供帮助;同时,他也担心别人会误寻五作家这样的文人,而耽误了寻找真正的帮助。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和他人命运的关切。 尾联“今代李邕领袖手,往来碑版不须嗟”,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信心和对生活的态度。李邕是唐代著名书法家和文学家,作者以此自比,表示自己有能力引领时代潮流,为他人提供帮助。最后一句话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认为未来是充满希望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情感变化,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信心。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往前曾爱铭文嘱,老病安知拟议差。
柏下人埋将宿草,管城子秃已无花。
自惭吾匪三长史,谁误君寻五作家。
今代李邕领袖手,往来碑版不须嗟。
作者介绍 张羽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拟议

    读音:nǐ yì

    繁体字:擬議

    短语:草拟 拟 草 起 起草

    英语:draw up

    意思:(拟议,拟议)

     1.揣度议论。多指事前的考虑。
      

  • 老病

    读音:lǎo bìng

    繁体字:老病

    英语:chronic illness; old trouble

    意思:
     1.年老多病。
      ▶《汉书•韦贤传》:“时贤七十余,为相五岁,地节三年以老

  • 往前

    读音:wǎng qián

    繁体字:往前

    英语:along

    意思:I
    往昔,从前。
       ▶《汉书•杜钦传》:“钦愚以为宜因章事举直言极谏,并见郎从官展尽其意,加于往前,以明示四方,使天下咸

  • 铭文

    读音:míng wén

    繁体字:銘文

    短语:墓志铭

    英语:posy

    意思:(铭文,铭文)
    刻写在金石等物上的文辞。具有称颂、警戒等性质,多用韵语。
      ▶唐·封演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