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顾非熊》 犹去潇湘远,不闻猿狖啼。

犹去潇湘远,不闻猿狖啼。

意思:还是去好远,不知道猿悲啼啼。

出自作者[唐]贾岛的《寄顾非熊》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山水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首联“知君归有处,山水亦难齐。犹去潇湘远,不闻猿狖啼”,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他知道友人将要回到一个山水之地,那里的山水再美也无法与友人的归来相媲美。诗人用“难齐”一词,强调了山水之美无法与友人的归来相媲美,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友人旅途艰辛的担忧和关心。 颔联“穴通茆岭下,潮满石头西。独立生遥思,秋原日渐低”,诗人描绘了潇湘的景色,通过“穴通茆岭下”和“潮满石头西”等词句,表现了潇湘的神秘和壮美。诗人独立在秋原之上,遥望着远方,思绪万千。随着秋原日渐低垂,诗人的思念之情也愈发强烈。 颈联“犹去潇湘远,不闻猿狖啼”,诗人再次回到对友人的思念上,表达了对友人旅途艰辛的担忧和关心。诗人知道友人离潇湘还很远,无法听到猿狖的啼声,这更加深了他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尾联“独立生遥思,秋原日渐低”,诗人再次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他独立在秋原之上,遥望着远方,思绪万千。随着秋原日渐低垂,诗人的内心也愈发平静和深沉。 整首诗以山水景色为背景,通过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中的意象和情感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优美的画面,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知君归有处,山水亦难齐。
犹去潇湘远,不闻猿狖啼。
穴通茆岭下,潮满石头西。
独立生遥思,秋原日渐低。
作者介绍 贾岛简介
贾岛(779~843年),字阆(读láng)仙,人称诗奴,与孟郊共称“郊寒岛瘦”,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人。

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才华,并成为“苦吟诗人”。后来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

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今四川大英县)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关键词解释

  • 潇湘

    读音:xiāo xiāng

    繁体字:瀟湘

    英语:Xiangjiang

    意思:(潇湘,潇湘)

     1.指湘江。因湘江水清深故名。
      ▶《山海经•中山经》:“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