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题常州东山亭二首》 贤侯心迹遥相望,不使兰陵风月闲。

贤侯心迹遥相望,不使兰陵风月闲。

意思:您心意地望着,不让兰陵风月闲。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寄题常州东山亭二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赞美与敬仰之情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谢傅的英名与风流,表达了对他的深深敬仰与钦佩。 首联“谢傅英声高可攀,结茅积土想东山”中,诗人以谢傅的英名作为赞美的起点,通过“结茅积土”的形象描绘,展现了谢傅的高尚品质。同时,“想东山”表达了诗人对谢傅的思念之情。 颔联“常忧胜概一朝尽,岂信风流千古还”中,诗人通过“常忧胜概一朝尽”表达了对谢傅英名消逝的担忧,而“岂信风流千古还”则是对谢傅风流千古的赞美与敬仰。 颈联“尘尾蒲葵供永日,酒樽棋局奉欢颜”中,诗人通过描绘谢傅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他的风流与雅致。尘尾、蒲葵、酒樽、棋局等元素的描绘,使得谢傅的形象更加生动立体。 尾联“贤侯心迹遥相望,不使兰陵风月闲”中,诗人通过“贤侯心迹遥相望”表达了自己与谢傅心灵相通的情感,而“不使兰陵风月闲”则是对谢傅高雅风度的再次赞美。 整首诗情感饱满,诗意盎然,通过对谢傅的赞美与敬仰,展现了诗人的深深钦佩之情。同时,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使得诗歌更具艺术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谢傅英声高可攀,结茅积土想东山。
常忧胜概一朝尽,岂信风流千古还。
尘尾蒲葵供永日,酒樽棋局奉欢颜。
贤侯心迹遥相望,不使兰陵风月闲。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心迹

    读音:xīn jì

    繁体字:心跡

    短语:肺腑 心 心神 寸心 心田 良心 胸 衷 心地 心里 心肠 心目 私心 心房 心弦 方寸 心头 内心 中心 心灵 心曲

    英语:true

  • 相望

    读音:xiāng wàng

    繁体字:相望

    英语:face each other

    意思:I

     1.互相看见。形容接连不断。极言其多。
       ▶《左传•昭公三年》:“道殣相望,而女富

  • 贤侯

    读音:xián hòu

    繁体字:賢侯

    意思:(贤侯,贤侯)
    对有德位者的敬称。
      ▶三国·魏·邯郸淳《赠吴处玄诗》:“见养贤侯,于今四祀。”
      ▶唐·权德舆《武公神道碑铭》:“中朝名卿大夫,四方贤侯通人,多

  • 陵风

    读音:líng fēng

    繁体字:陵風

    意思:(陵风,陵风)

     1.驾着风,乘风。
      ▶唐·周繇《白石潭秋霁作》诗:“陵风舴艋讴哑去,山水鸬鹚薄泊飞。”
     
     2.形容高峻。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