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朱孝廉性甫》 书抄满箧皆亲手,诗草随身半在舟。

书抄满箧皆亲手,诗草随身半在舟。

意思:书抄满箱子都亲自,诗草随身体一半在船上。

出自作者[明]祝允明的《赠朱孝廉性甫》

全文赏析

这首诗《百年贞白旧高楼》是一首对贞白楼这一历史古迹的赞美诗,通过对贞白楼历史的回顾和现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敬仰之情。 首联“百年贞白旧高楼,傲兀风埃六十秋”,诗人以“百年”为时间尺度,将贞白楼视为历史的高楼,屹立不倒,历经风霜雨雪六十秋。这一比喻既表现了贞白楼的古老和雄伟,也赋予了它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颔联“楚聘寻常来北郭,鲁呼前后只东丘”,诗人描绘了贞白楼的游人络绎不绝的景象,既有楚国的聘贤者来此,又有鲁国的呼声在耳畔。这里诗人用典,表达了贞白楼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颈联“书抄满箧皆亲手,诗草随身半在舟”,诗人回顾了自己与贞白楼的亲密关系,他抄写满箧的书籍都是亲手所为,随身携带的诗草也多半是在船上完成的。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贞白楼的深厚感情和对历史的怀念。 尾联“前辈风流惟此老,天公多为后生留”,诗人对前代文人的风流事迹表示敬仰,并希望后辈能够继承和发扬这些优良传统。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的期望。 整首诗通过对贞白楼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后辈的期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描绘,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历史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百年贞白旧高楼,傲兀风埃六十秋。
楚聘寻常来北郭,鲁呼前后只东丘。
书抄满箧皆亲手,诗草随身半在舟。
前辈风流惟此老,天公多为后生留。
作者介绍
祝允明(1461年1月17日-1527年1月28日),是明朝的一位文学家和书法家。他因为右手有六根手指而自号“枝山”,被誉为“枝指生”。祝允明的家族学问渊源,早年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七次会试都未能中选。他的诗文作品不多,但却写得优美精致,展现了其才华横溢的文学天赋。祝允明最著名的成就是书法方面,尤以狂草书法著称,被誉为“祝枝山的字,唐伯虎的画”。

关键词解释

  • 亲手

    读音:qīn shǒu

    繁体字:親手

    英语:personally

    意思:(亲手,亲手)
    亲自用手。
      ▶唐·章孝标《鹰》诗:“会使老拳供口腹,莫辞亲手啖腥臊。”
      ▶明·张居正

  • 随身

    读音:suí shēn

    繁体字:隨身

    英语:take with

    意思:(随身,随身)

     1.带在身边;不离身。
      ▶《汉书•货殖传•程郑》:“裒(罗裒)贾京师,随身数十百万,为

  • 书抄

    引用解释

    1.见“ 书钞 ”。

    2.指手抄本。 唐 元稹 《河南元君墓志铭》:“先府君丛集羣言,裁成百叶书抄。”

    读音:shū chāo

  • 在舟

    读音:zài zhōu

    繁体字:在舟

    意思:《邓析子•无厚》:“同舟渡海,中流遇风,救患若一,所忧同也。”后因以“在舟”谓患难与共。
      ▶《文选•王粲<赠文叔良>诗》:“惟诗作赠,敢咏在舟。”
      ▶李善注:“言为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