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歙州卢中丞见惠名酝》 犹念悲秋更分赐,夹溪红蓼映风蒲。

犹念悲秋更分赐,夹溪红蓼映风蒲。

意思:还想悲秋又分赐,夹溪红蓼映风蒲。

出自作者[唐]杜牧的《歙州卢中丞见惠名酝》

全文赏析

这首诗《谁怜贱子启穷途,太守封来酒一壶。》是一首表达感激和自我释怀的诗,诗中描绘了一个人接受了来自太守的酒赏,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事纷扰的看破和对自我存在的反思。 首联“谁怜贱子启穷途,太守封来酒一壶。”诗人表达了自己在困境中得到了太守的帮助,得到了酒的赏赐,表达了感激之情。同时,“贱子启穷途”也暗示了诗人当前的困境和艰难。“太守封来”则形象地描绘了太守赐酒的情景,也表现了诗人对权贵的尊重和感激。 颔联“攻破是非浑似梦,削平身世有如无。”这里诗人表达了对世事纷扰的看破,认为是非纷争就像一场梦一样,而自己的身份地位也像消逝一样不存在。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淡漠和对自我存在的反思。 颈联“醺醺若借嵇康懒,兀兀仍添宁武愚。”诗人借用了嵇康的懒散和宁武的愚钝来形容自己接受赏酒后的状态,表达了自我释怀和随遇而安的心态。 尾联“犹念悲秋更分赐,夹溪红蓼映风蒲。”诗人最后表达了对太守赏酒的回馈,即去欣赏秋天的景色,红蓼在溪边迎风摇曳,蒲草在风中摇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接受太守赏酒的情景,表达了感激、自我释怀、看破世俗和对自然的欣赏等情感,语言简练,寓意深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谁怜贱子启穷途,太守封来酒一壶。
攻破是非浑似梦,削平身世有如无。
醺醺若借嵇康懒,兀兀仍添宁武愚。
犹念悲秋更分赐,夹溪红蓼映风蒲。
作者介绍 杜牧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关键词解释

  • 风蒲

    读音:fēng pú

    繁体字:風蒲

    意思:(风蒲,风蒲)
    指蒲柳。
      ▶唐·杜牧《赴京初入汴江晓景即事先寄兵部李郎中》诗:“露蔓虫丝多,风蒲燕雏老。”
      ▶宋·范成大《满江红》词:“罨画溪山,行欲遍,风蒲还

  • 悲秋

    读音:bēi qiū

    繁体字:悲秋

    英语:feel sad with the coming of autumn

    意思:对萧瑟秋景而伤惑。语出《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