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哭赵百微少蓬二首》 闻卜菟裘殊未定,吴中埋玉是耶非。

闻卜菟裘殊未定,吴中埋玉是耶非。

意思:听到卜菟裘很不稳定,吴中埋玉是耶非。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哭赵百微少蓬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年龄和位置的变化,以及友情和人生哲理。 首句“长君尤岁辈流稀,君直西垣我北扉”,诗人首先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年龄的增长。对于“长君”来说,岁月已经让他渐渐远离了青春年华,而“君”却依然保持着年轻的面貌和活力,在西垣(朝廷)中担任着重要的职务,而“我”却已经从北扉(官员的职位较低)的位置上退下来。这种年龄上的差异和位置的变化,体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 “襆被本无桑下恋,联鞍犹记柳边归”,诗人接着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他回忆起当年一起骑马出游的情景,那时他们还年轻,背着包裹,没有对桑下的爱情有所留恋,只是记得在柳树边一起回家的美好时光。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过去岁月的怀念。 “锦残尚足邱迟用,斤妙曾看郢客挥”,这两句诗表达了对才华的欣赏和赞叹。诗人欣赏“邱迟”的才华,尽管锦已经残破,但他的才华依然如故;诗人也赞叹“郢客”的技艺,曾经在美好的时刻欣赏过他的精彩表演。这体现了诗人对才华的尊重和欣赏。 最后,“闻卜菟裘殊未定,吴中埋玉是耶非”,诗人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菟裘是商代遗址,诗人听说菟裘的未来尚未确定,也许会埋葬一些美玉,也许不是。这里诗人是在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也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菟裘,需要自己去探索和发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述年龄、位置、友情和人生哲理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人的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让人深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长君尤岁辈流稀,君直西垣我北扉。
襆被本无桑下恋,联鞍犹记柳边归。
锦残尚足邱迟用,斤妙曾看郢客挥。
闻卜菟裘殊未定,吴中埋玉是耶非。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吴中

    读音:wú zhōng

    繁体字:吳中

    意思:(吴中,吴中)
    今江苏·吴县一带。亦泛指吴地。
      ▶《史记•项羽本纪》:“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
      ▶唐·韩愈《答李秀才书》:“故友李观·元宾,十年之前,示

  • 未定

    读音:wèi dìng

    繁体字:未定

    英语:abeyance

    反义词: 既定、已定

    详细释义:1.还没安定。文选?潘岳?西征赋:『夜申旦而不寐,忧天保之未

  • 菟裘

    读音:tù qiú

    繁体字:菟裘

    英语:Tuqiu

    意思:地名。在今山东省·泗水县。
      ▶《左传•隐公十一年》:“羽父请杀桓公,以求大宰。公曰:‘为其少故也,吾将授之矣。’使营菟裘,吾将老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