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心石肠安晚节,未输金口而木舌。
意思:铁心石肠安晚年,未缴纳金口,树舌。
出自作者[宋]释文珦的《遣兴》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一位七十七岁的隐士,他看尽人生百态,已经变得如同盲聋一般,但他仍然选择在山边水边过着简朴的生活,追求内心的空灵。
首句“七十七岁潜山翁,见闻已尽如盲聋。”描绘了诗中人的年龄和状态,他是一位七十七岁的老人,深居山中,不再关心世间的纷扰。他的人生经历已经让他变得如同盲聋一般,无法再感受到外界的喧嚣。这一描述为接下来的描绘定下了基调,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只在山边水边住,了得人空我亦空。”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诗中人的生活状态,他只住在山边和水边,过着简朴的生活。在这里,他试图通过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内心的空灵。他理解了人生的虚无,人我皆空,表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哲学观念。
“铁心石肠安晚节,未输金口而木舌。”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中人对坚韧不屈的品质的赞美。他内心如铁石一般坚韧,保持着晚年的节操。他的沉默寡言并不逊于那些善于言辞的人。这里表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对沉默的赞美。
“此真难与时人说,明知独有高空月。”最后两句诗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这位隐士的敬佩和对那些仍然沉迷于世俗纷扰的人的无奈。对于这位隐士的生活方式和哲学观念,诗人认为很难与那些还在世俗中挣扎的人分享。这里的高空月象征着超脱尘世的境界,表达出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七十七岁的隐士,表达了对简朴、超脱尘世生活的赞美和对世俗纷扰的无奈。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