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维阳许待制》 约公准拟与我敌,是夜二雄利矛。

约公准拟与我敌,是夜二雄利矛。

意思:约公准备与我们的敌人,这天夜里二雄利矛。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寄维阳许待制》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中秋赏月,通过描绘中秋夜的月色和与友人赏月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赞赏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首段描述了当时欧阳修在扬州等待中秋月出的场景,以及他和友人准备比试诗才的情景。诗中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如“利矛”、“皓月”等,生动地描绘了月色的美丽和友情的热烈。 接下来的段落则描绘了中秋夜的景象,包括紫石屏上的桂树婆娑、众人赞美月亮的声音、诗才的辩论等。这些细节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诗的末段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友人的思念。通过描述分别后的八年时光,诗人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友人事业有成的祝福和赞美。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友人事业有成的祝福和赞美,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当时永叔在杨州,中秋待月後池头。
约公准拟与我敌,是夜二雄利矛。
我时小却避其锐,风愁雨怛常娥羞。
主人持出紫石屏,上有朏魄桂树婆娑而枝虬。
作诗夸诧疑天公,爱惜光彩向此收。
四坐稽颡叹辩敏,文字响亮如清球。
更後数日我北去,相与送别城门楼。
谁知康成能饮酒,一饮三百杯不休。
鸡鸣各自便分散,山光寺侧停画舟。
我来谒公公未起,卧索大白须扶头。
而今倏忽已八载,公领府事予居忧。
欧阳始是玉堂客,批章草诏传星流。
问公可忆羊叔子,虽在军中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准拟

    读音:zhǔn nǐ

    繁体字:準擬

    意思:(参见准拟,准拟)

    解释:1.料想;打算;希望。 2.准备;安排。 3.旧时公文用语。谓批准下级的拟议。

    详细释义:1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