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临江仙·昨夜个人曾有约》 昨夜个人曾有约,严城玉漏三更。

昨夜个人曾有约,严城玉漏三更。

意思:昨晚我个人曾有约定,严城玉漏三更。

出自作者[清]纳兰性德的《临江仙·昨夜个人曾有约》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深夜的场景,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思念和遗憾。 首句“昨夜个人曾有约,严城玉漏三更。”描绘了一个深夜的场景,一个等待的人在深夜的城墙上,等待着那个曾经约定的人。严城的钟声敲响了三更,表明时间已经很晚了,但这个人仍然没有等到他的归来。这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思念和等待。 “一钩新月几疏星。夜阑犹未寝,人静鼠窥灯。”这里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只有新月和稀疏的星星在天空中,而室内只有微弱的灯光和老鼠的窥视。这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寂静和孤独,也表达了作者深深的寂寞和思念。 “原是瞿唐风间阻,错教人恨无情。”这里揭示了主人公等待的人因为瞿唐的风间阻隔而无法归来,这使得主人公感到无助和失望,也让他对那个人产生了深深的怨恨。 “小阑干外寂无声。几回肠断处,风动护花铃。”最后两句描绘了阑干外的寂静无声,只有风吹过花铃的声音。这进一步强调了夜晚的寂静和孤独,同时也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思念和无尽的哀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深深的思念和遗憾,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个人的深深的爱意和遗憾。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昨夜个人曾有约,严城玉漏三更。
一钩新月几疏星。
夜阑犹未寝,人静鼠窥灯。
原是瞿唐风间阻,错教人恨无情。
小阑干外寂无声。
几回肠断处,风动护花铃。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简介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1676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关键词解释

  • 昨夜

    读音:zuó yè

    繁体字:昨夜

    短语:前夜 前夕 昨晚

    英语:yestreen

    意思:
     1.昨天夜里。
      ▶南朝·宋·鲍照《上浔阳还都道中》诗:“昨夜宿

  • 个人

    读音:gè rén

    繁体字:個人

    短语:私有 私 私房

    英语:individual

    意思:(参见个人,箇人)

    近义词: 私人、本人、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