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用韵自述》 事到平心方是道,行希前哲奈非才。

事到平心方是道,行希前哲奈非才。

意思:事到公平才是道,在希前哲是不是人才。

出自作者[宋]刘黻的《用韵自述》

全文赏析

这首诗《掩关谁复抱琴来,静坐工夫欲换胎。事到平心方是道,行希前哲奈非才。镜中华发侵寻矣,松下衰翁矍铄哉。畎畎未能忘一饭,经纶犹愿济云雷》是作者在独自静坐时所写下的,表达了他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首句“掩关谁复抱琴来,静坐工夫欲换胎”,表达了作者独自静坐,期待有人来访的情景。其中,“掩关”指的是关闭房门,表示作者此刻独处;“谁复抱琴来”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期待,暗示了此时他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事到平心方是道,行希前哲奈非才”两句,表达了作者对“道”的领悟和理解。他认为只有当自己内心平静,不再有任何杂念时,才能真正领悟“道”。这种理解体现了作者对内心修养的重视。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虽然渴望成为像前哲那样的人,但却觉得自己才疏学浅,无法达到那样的境界。 “镜中华发侵寻矣,松下衰翁矍铄哉”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感慨。他看到镜子中自己逐渐增多的白发,感到时光的流逝。而“松下衰翁矍铄哉”则表达了他虽然年纪已老,但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精神状态。 最后两句“畎畎未能忘一饭,经纶犹愿济云雷”,表达了作者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和对未来的期望。他虽然曾经接受过别人的帮助,但仍然希望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就像云雷一样推动社会的发展。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内心修养、社会责任和未来的思考和期望。通过静坐和反思,他领悟到了内心的平静和道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和对未来的期望。这首诗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掩关谁复抱琴来,静坐工夫欲换胎。
事到平心方是道,行希前哲奈非才。
镜中华发侵寻矣,松下衰翁矍铄哉。
畎畎未能忘一饭,经纶犹愿济云雷。

关键词解释

  • 平心

    读音:píng xīn

    繁体字:平心

    英语:according to one\'s conscience

    意思:
     1.谓用心公平;态度公正。
      ▶《荀子•大略》:“是非疑,则度之以远事

  • 前哲

    读音:qián zhé

    繁体字:前哲

    意思:前代的贤哲。
      ▶《左传•成公八年》:“夫岂无辟王,赖前哲以免力。”
      ▶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仰前哲之遗训,俯性情之所便。”
      ▶唐·李德裕《追和太师

  • 道行

    读音:dào héng

    繁体字:道行

    英语:attainments of a Taoist priest

    意思:I

     1.通道。
       ▶《管子•问》:“关者,诸侯之陬隧也,而外

  • 非才

    读音:fēi cái

    繁体字:非才

    意思:
     1.无能,不才。指才不堪任。
      ▶晋·干宝《晋纪总论》:“树立失权,託付非才,四维不张,而苟且之政多也。”
      ▶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六:“司刑司直陈希闵以非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