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人流贬》 畴昔长沙事,三年召贾生。

畴昔长沙事,三年召贾生。

意思:以前长沙的事,三年,召贾谊。

出自作者[唐]李益的《送人流贬》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通过对汉代与秦代法律制度的对比,表达了对贾谊的怀念和对其遭遇的同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赏析: “汉章虽约法,秦律已除名。”这两句是说,汉代的法律虽然已经简略,但秦代的法律仍然存在,人们仍然受到秦律的约束。通过对比汉代与秦代的法律制度,诗人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权问题的思考。 “谤远人多惑,官微不自明。”这两句是说,由于秦律的存在,人们不敢公开议论朝政,许多有识之士因此感到困惑和迷茫。这里表达了对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的批判。 “霜风先独树,瘴雨失荒城。”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对贾谊的思念之情。霜风中的孤独树,瘴雨中的荒城,象征着贾谊的孤独和无助。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贾谊遭遇的同情和对贾谊的敬仰之情。 “畴昔长沙事,三年召贾生。”最后两句是说,贾谊曾在长沙任职三年,如今却无法回到朝廷施展才华。这里表达了对贾谊的惋惜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朝廷的不满和失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汉代与秦代法律制度的对比和对贾谊的怀念和同情,表达了诗人对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的批判,以及对人权问题的关注和对人才的敬仰之情。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汉章虽约法,秦律已除名。
谤远人多惑,官微不自明。
霜风先独树,瘴雨失荒城。
畴昔长沙事,三年召贾生。
作者介绍 徐渭简介
李益(约750—约830),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关键词解释

  • 畴昔

    读音:chóu xī

    繁体字:疇昔

    英语:in former times

    意思:(畴昔,畴昔)

     1.往日,从前。
      ▶《礼记•檀弓上》:“予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间。”

  • 长沙

    读音:cháng shā

    繁体字:長沙

    意思:(长沙,长沙)
    见“长沙傅”。

    造句:弗利茨和衣躺在长沙发上。我步行到长沙去,极其兴奋。他趴在长沙发椅上,睡得很熟。长沙发

  • 贾生

    读音:jiǎ shēng

    繁体字:賈生

    意思:(贾生,贾生)
    指汉·贾谊。
      ▶汉·桓宽《盐铁论•箴石》:“贾生有言曰:‘恳言则辞浅而不入,深言则逆耳而失指。’”唐·杜甫《久客》诗:“去国哀王粲,伤时哭贾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